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有激辩才有共识
2014年第5期 —— 民主实践 作者:◆ 文/陈向阳

       “房价看涨还是看跌?”“医患关系为何会紧张?”“每到年底一些政府部门为什么会突击花钱?”今年全国两会讨论中,不时出现“激辩”的场面。发言者各抒己见,摆事实亮观点,甚至“抢着说”“打断话”,有激动者还会不停地“做手势”。每每见到这样的“现场直播”,不仅让人对代表委员一些观点的阐述印象深刻,而且对这样的会风也感触良多。

  “讨论之激辩”的出现,本质上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他们都应具有“代表性”的内涵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提到全国两会上讨论的话题,应当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是被公众所广泛关注的。这样的话题,现实中人们的看法不可能是“统一的”,尤其是问题性话题,比如房价、医患关系。于是各界人士便委托代表委员把这些问题带到“最高殿堂”,希望把各方“声音”都在会上表达出来。这是代表委员“不负众望”“履行职责”的基础。

  这种进步,首先让我们看到了代表委员确实真的代表“某一方面”说话了。曾几何时,人们对全国两会这样重要会议上的讨论,很少听到“激辩”的声音。“激辩”归根到底是由于“不同观点”而产生的交锋,但你敢说不敢说、愿意不愿意说,这既取决于会议给的“条件”“氛围”,还取决于“说者”有没有一定的素质和水平。当听到参加“讨论之激辩”的代表委员言之凿凿,即使“闻者”对之不那么赞同,也会心生敬佩。因为,真理越辩越明。科学的决策,符合实际的决定,正是建立在代表委员发自内心的真话之中。可见,“讨论之激辩”彰显的是人大和政协制度的完善和成熟。

  “讨论之激辩”彰显的进步,还体现在舆论传播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今天老百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获知全国两会的信息,一些过去属于“内部”、“保密”的消息,公众第一时间同步听到看到,这种公开性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那种人云亦云、“听风便是雨”的错觉越来越少了,对民众知道会“误解”的担心也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公民知情权的进一步扩大,同样也展示了公众素质的提高。

  诚然,“讨论之激辩”的目标是为了“形成共识”,即使没有“一致同意”,至少也有了“少数服从多数”的自觉。这种进步,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

                                                       (据《解放日报》)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