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高山流水的情怀 ——楚国的音乐
2014年第10期 —— 八面来风 作者:邵学海

    春秋时期的某天,伯牙来到长江汉水汇合的地方,晚泊舟大别山下(今天武汉的龟山)。由于心情郁闷,于是焚香鼓琴以排遣。适逢楚人钟子期路过,不禁为琴声倾倒,遂赞叹: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遇见知音,精神为之焕然,遂与子期结为至好,并约定下年再见,不料子期染病而逝。来年伯牙不见子期,不禁黯然神伤,于是摔琴绝声。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成为世代传诵的佳话,他们共享的古曲《高山流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美学的不朽模式。

  就音乐考古而言,近几十年来楚墓或楚系墓出土的音乐文物有700多件,仅青铜钟就有300多件,尤其曾侯乙编钟出土,更证明楚国音乐的巨大成就。其乐队编制,不仅较全面证明先秦文献的记载,而且证明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在音乐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事实。

  谈到先秦的乐,必然涉及到先秦的礼,礼是社会的等级规范与道德规范,乐是体现这一规范的重要手段,抑或说重要的音乐形式。

  礼乐制度的发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但没有文字记载,只有考古发现的遗物以供推测。至殷商,甲骨文中出现有关乐舞的卜辞,不过这些记录散见于各种占卜的其他内容中,音乐是从属性的。到了西周,礼乐制度十分完备了,孔子曾赞叹:“周监于两代,郁郁乎文哉!”礼制的繁复精深,促使音乐的社会功能上升到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

  到了东周,虽然音乐的美学趣味发生变化——一种愉悦的,五彩缤纷的形式开始受到贵族的喜爱,所谓“郑卫之音”。但音乐的礼乐教化功能并没有因此衰减,维护礼乐的要求因“新乐”的挑战反而得到强调,孔子斥“郑卫之音”为亡国之音,就是礼乐维护者的强烈反映。

  由于十分深厚的礼乐传统,中国古代的乐器也非常发达。据记载,周代的乐器有数十种,《诗经》所记就有29种。根据制造材料的不同,周人把乐器分成八类,有金、石、土、革、丝、木、瓠、竹等,金为钟,石为磬,土为埙,革为鼓,丝为琴、瑟,木为筑(类似今天的梆子),瓠为笙,竹为篪。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较为全面地折射出楚国音乐的水平,古代的“八音”,曾侯乙墓出土的有六类,即金、石、革、丝、瓠、竹等。这些出土遗物展示了曾侯乙乐队庞大的阵容,同时折射出楚国的礼乐状况。

  钟是先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我国迄今出土的先秦编钟已有上千件,曾侯乙编钟是其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性能最佳、保存最完整、意义也最重要的一批。曾侯乙编钟上悬挂的镈钟,不仅音质纯正优雅,而且还铸有铭文33字,说:楚惠王五十六年,制作了曾侯宗庙所用的礼器,在西阳对曾侯乙进行祭奠,并永远用以享祀。可见,这件镈钟是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有学者还认为,不仅这件镈钟,整套编钟都是楚国送给曾侯乙的。楚惠王是曾经避难于随国的楚昭王之子,曾侯乙是随君的子嗣。惠王给予曾侯乙如此高规格的礼遇,为的是报德,代先父向随君的后裔表示不忘救难的恩情。

  除了钟磬,曾侯乙墓还出土了鼓、瑟、琴、笙、排箫、篪等。其中十弦琴、五弦琴,排箫和篪是十分古老的乐器,但由于历史的某些原因,失传已久,有些只能在典籍上见到这些乐器的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遗忘了,更不要说它们的模样。

  排箫在屈原的《九歌·湘君》中称“参差”:“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正是由十三根参差不齐的小竹管并列缠绕而成,它的形象在汉代石刻和魏晋造像以及隋唐壁画里还能见到,以后便消失了。曾侯乙的排箫出土,使我们见到它本来的面目。

  篪也是十分古老的乐器。关于它的模样,郭璞注《尔雅·释乐》说:“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横吹之。”可知篪类似横吹的笛,只是或开管或闭管的区别,还有演奏时双手所执方向不同。

  商代甲骨文中的“乐”字,就是古琴的象形,似丝弦张附在木器上,说明琴的历史同样十分久远。先秦典籍中关于音乐的故事,有许多都涉及到琴。如上文所述的“高山流水”以及“楚囚南冠”等。

  单柱式的鼓,过去仅见于战国铜器刻纹,或者汉代的壁画、画像石上。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实物。建鼓又叫大鼓,东周大鼓“植而建之,谓之建鼓”。它在乐队中掌握着节奏,十分重要。

  笙虽然一直流传至今,但它最初的形态,也是在曾侯乙墓中见到的。需要指出的是,笙内自由篁片的运用,是中华民族在器乐设计上的一大发明。而西方直到17世纪才出现风琴、口琴等篁片乐器。

  曾侯乙墓发掘以前,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楚墓中,屡有瑟出土,但单墓出土最多5件,一般1件,曾侯乙墓出土竟达12件,而且年代早,制作也精美。另外,曾侯乙编钟集中体现了楚国在音乐理论方面的成就。除了镈钟上的纪念文字,钮钟及甬钟上还有2800多个关于乐律的铭文,是研究中国先秦乐律学的珍贵资料。

  通过漫长的音乐实践,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到周代,开始有了相当系统的音乐理论,五声音阶的确立是音乐理论中的第一件事。所谓五声音阶,唱出来就是1do)、2re)、3mi)、5so)、6la),或者5so)、6la)、1do)、2re)、3mi)。当时唱歌或演奏,其旋律都是在这五个音中产生变化。五声的命名,基于“乐源于天,天乐一体”的思想,如“宫、商、角、徵、羽”,都是古代天文学上星宿的名称。而五声的产生,实际是个数学的过程,即历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不论东方或西方,五声音阶的建立只是音乐理论的开端,它并不能满足贵族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于是在五声的基础上,又逐渐增加了变宫和变徵,用简谱来解释,就是在1do)、2re)、3mi)、5sol)、6la)的音阶中增加了4fa)和7si)两阶。一步一个阶梯,变成了八度中还有两个半步的七声音阶,即3mi)、4fa)半步,7si)、ⅰ(do)半步。

  变宫音就是7si),它的特征和效果,古代文献缺乏记载。变徵音就是4fa),其声学效果如《战国策》叙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说:荆轲到秦国去,太子丹送他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听者皆垂泪涕泣。可知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十分感人的悲壮情怀,就是通过比徵音略高而又十分激越的“变徵之声”来表现的。

  先秦乐理学的成就,除了五声、七声音阶的建立,还发明了“十二律”。所谓十二律,就是在一个八度内,分成12个平均的等份,使每相邻两律之间都成为半音的关系。钢琴上每一个八度间5个黑键、8个白键都是按十二律排列的。

  有了五声、七声音阶,并确立了音阶中有一个主要的音即宫音的观念,加上十二律理论的建立,就为“旋宫”演奏作好了充分准备。所谓旋宫,就是将宫音移位,意思是在十二律中选择任何一律作为宫音。通俗地说,即可以在十二律中选择任何一律作为1do),其他各音随宫移换律位,从而建立起十二个不同调高的音阶来。今天我们唱卡拉ok时,常常有唱不上去,或嫌调高不够的现象,于是我们可以按照不同人的情况与特点,或降一个调,或升一个调。能够降调或升调,既是镭射机的功劳,更是因为有十二律的理论。

  楚人走出荆棘,一路高歌,在800年的历史里发展壮大,成为东周时期东亚大陆疆域最辽阔的一个国家。楚文化的鼎盛期,楚人的影响东抵东海之滨,多次出入齐鲁之野,南沿洞庭湖两侧,直达五岭。西部开辟了汉中郡、巫郡、黔中郡。楚人领有半个中国,楚文化如风行草偃。于是,他们携带着南方的濮人、蛮人、越人、吴人,浩浩荡荡进入华夏民族的行列,为秦人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间虽已过去两千多年,但田野中偶尔出土的先秦文物,却隐约传送出历史深处的信息。历史是无情的,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但历史又是有情的,今天楚文化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遗产重新得到发现,重新得到认识,它所包含的深邃意蕴给我们许多思索与启迪,激励我们去开创崭新的未来。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