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加强民族政策法律宣传 促进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2014年第9期 —— 本期焦点 作者: 赵斌

   注:本文系赵斌同志2014630日在2014年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标题系编者所加,略有删节。

   我省是民族大省,也是民族工作大省。去年的“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了启动仪式进行动员;召开了全省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及法制建设情况座谈会,全省12个民族乡(镇)和省直有关对口帮扶单位围绕宣传民族法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全省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交流经验;组织中央驻鄂和省直16家媒体的19名记者分赴4个民族乡(镇)开展集中采访;会同省民宗委开展为散居少数民族乡(镇)办实事、办好事活动,促进了12个民族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市、州、直管市、林区也高度重视“宣传月”活动,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地实际,做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一、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民族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有利于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从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强化对民族理论的宣传,不断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全面把握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规律,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强化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牢牢把握正确的民族工作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既要扩大覆盖面,又要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既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更要面向全省、全社会。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强化宣传教育手段,把握宣传教育重点,努力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强化对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律体系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要突出抓好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着力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深入学习宣传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民族法律法规,着力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民族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深入学习宣传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总之,要切实把民族法制宣传教育过程变成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过程。

       二、进一步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努力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发展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总钥匙”。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难点和重点。全面和准确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直接关系到党的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直接关系到各族群众的权益福祉,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通过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目前,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着眼大局和长远,继续把督促民族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加大财政投资力度,重点帮助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加快交通建设,优先帮助建设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和用电问题,加强信息设施建设,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后劲。

   通过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实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是缩小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要通过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实施建设情况、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大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优势的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要督促落实财政、税收、土地、民族贸易等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不断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通过推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继续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各级财政设立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要有较大的幅度增长,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用好教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强大合力

2013年,党中央作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第二批活动正在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和县、市、区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路线同样是民族工作的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方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我们严格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紧扣我省人大民族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章、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强思想武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作为人大民族工作者,还要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其中所包涵的群众观点、所凝结的群众智慧、所体现的群众利益。要学中思、思中学,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握新规律,形成新认识,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成为民族工作的“行家里手”。

    认真进行整改,务求取得实效。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对照中央要求,认真检视自己身上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从忧党兴党、巩固政权的高度认清责任,增强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自觉性与坚定性;按正风肃纪、立说立改的要求解决问题,让各族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作风变化;用亲民爱民、务实清廉的标准检验成效,更好地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奋斗。

   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强大合力。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本次“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主题,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要为了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始终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原则。要依靠群众实现“中国梦”,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五个湖北”建设上来,凝聚到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上来,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来。

    做好2014年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具体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级人大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今年人大工作的总体部署,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好实施方案。相关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要紧紧围绕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立足本地实际,在突出特色、突出实践、突出长效上下功夫。三是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组织好新闻媒体集中采访和宣传报道工作。专委会将组织有关评选表彰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纳入我省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统一进行表彰奖励,促进这项活动的载体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显著。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