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纪念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
2014年第7期 —— 本期焦点 作者:◆ 文/孙少衡

    19549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6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保障了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有效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人类民主、文明创造性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封建专制到了穷途末路。一些中国人曾向西方寻求真理,企图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来改变中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先是维新派力主推行“君主立宪制”,后是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胜利后企图建立“三权分离”的资产阶级共和制,结果是,前者在封建专制解体的过程中根本无法施行,后者在中国也没有走通,建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尝试屡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建立了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参政会,解放战争初期在解放区实行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49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代宪法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新中国的政权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这是因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而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表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并逐步建立起来的,是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延续和提升,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这一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伟大变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人民大众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国家体制,堪称人类民主、文明的创造性发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60年来的不断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保障,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人民决定国家和地方的大事。6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和集中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讨论、决定事关国家或地方的重大事项,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改革开放、依法治国和维护稳定、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决议、决定,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国家政权,党还要领导和支持政权机关充分发挥职能,实现人民的意志。在实际工作中,凡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国家或地方的重大问题,都先由党中央或地方党委作出决策,然后提交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审议通过,形成法律、法规或决定。经过这样一个转化过程,可以更好地集中人民的智慧和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使决策更加完善周到,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可以更好地体现党领导人民通过民主程序履行当家作主的权力,发挥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使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共同意志集中起来,并且反映和兼顾好各方面特殊的、具体的利益,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有领导、有秩序地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大产生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家机关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干一件事,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能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提高工作效率,其制度优势无可比拟。

    第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大陆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总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组织形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三、努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色鲜明,富有成效,但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因为: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创立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得到坚持和完善。我们党没有也不谋求任何私利,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必须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领导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效,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反复证明,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此重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党在坚持领导的同时还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努力改革和完善自身的领导。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努力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即把党的执政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从主要依靠政策治国向依靠法律治国转变。具体来说,党要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要符合法律规定;党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群众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政治建设中的体现。建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扬民主、团结一切力量建设人民的国家。而人民当家作主可以有力促进各界人士的团结,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来。人民当家作主可以充分反映而且有效集中各族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人民当家作主要求实现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要求不断完善选举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能代表人民意愿的人选为人大代表。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权利,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制保障。实现国家权力运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可靠保障。在国家权力机关内部,人大及其常委会从产生、组成、履行职权到处理内外部关系等一切运作和活动,都要全部纳入法制轨道,逐步实现人大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特别是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的法律制度要更加明晰,议事和表决制度、程序要更加规范,权力机关的利益表达机制要更加完善。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原省十二届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