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
锚定支点新方位 激发履职新动能
2025年第9期 —— 本期焦点 作者: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朱庆刚
今年我省“新春第一会”,聚焦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进一步为全省发展明方向、定任务、亮举措。咸宁市人大常委会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把握大势勇担责 明晰支点建设定位 胸怀“两个大局”,锚定支点方位。湖北肩负着在“两个大局”交汇中的历史新使命,承载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重任,发展要对标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锚定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定位,省委作出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系统部署;市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确立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定位,重点谋划实施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重大机遇,在明确“什么是支点”中找准人大工作定位,在把握“怎样建设支点”中提升工作标准,立足“国之大者”、紧扣“省之要事”“市之大事”,将人大工作置于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谋划推进,以高质效履职护航支点建设。 扛牢“首要任务”,彰显政治担当。坚决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支点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经济建设工作中心和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紧扣市委“五大行动”工作要求,围绕“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2027年GDP突破2400亿元”奋斗目标,着眼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三篇文章”,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担当作为。聚焦支点建设,系统编制2025年度市人大常委会“一要点三计划”,科学安排立法审议项目2项、调研项目4项、监督项目43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狠抓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领衔并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在支点建设中勇挑重担。 站稳“人民立场”,践行根本宗旨。支点建设的根本归宿在于增进人民福祉。始终坚持以群众关切为履职“风向标”,恪守“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让发展成果普惠可及。通过民生领域“小切口”立法,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回应民生关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靶向监督,确保公权力始终为民所用;提高重大事项决定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切实深化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实践;保障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和罢免权,维护权力授受关系的合法性;畅通“民意直通车”,推动三级人大、五级代表联动,使人大成为民情民智“汇聚场”。 紧扣大局履职责 激活人大制度效能 筑牢良法善治之基。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为支点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围绕改革发展急需、群众关切焦点、治理现代化短板等领域,健全“双组长+专班推进”立法机制,落实“五个之前”论证评估机制,保障立法质量。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正确领导,充分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依托立法联系点汇集民意、借力专家智库提供支撑,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聚焦群众“上下楼难”“老有所养”等民生关切问题,加快推进《咸宁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咸宁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深入开展多元化解纠纷、停车服务管理、电动车管理、规范开放水域捕捞行为等条例立法调研与立项论证评估。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试点,打通备案审查工作“最后一公里”。 织密刚性监督之网。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聚焦支点建设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资金资产管理、民生福祉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等领域,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逐步听取和审议全市预算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十五五”规划编制等21项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湖北省节约用水条例》《咸宁市地热资源保护条例》等4项执法检查,组织托育服务、妇女权益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等15项专题调研视察,开展促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深化“乡村振兴咸宁行”“民族团结进步咸宁行活动”,持续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监督中邀请人大代表和专业人才参与调研视察活动并收集有效意见反馈,将监督整改结果在常委会会议上进行投票表决。建立专项报告审议意见督办及满意度测评机制,强化监督事项全过程闭环管理。 提升代表履职之效。坚持民有所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支点建设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全面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关于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咸宁实践。强化“两个联系”工作机制,推进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为代表察民情、问民需、解民忧创造条件。深化开展“聚力支点建设·助力打造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代表行动,组建25个专业代表小组,指导县、乡人大开展人民议事厅、人民建议征集、基层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等民主实践。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聚力支点建设,提高人大代表和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交流分享”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生态保护建设、乡村振兴和人大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务实笃行善作为 检验奋楫争先实效 争当先锋作表率。强化“走在前列”的战略自觉,以勇创一流的奋进姿态服务支点建设。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攻坚,在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等方面锚定全国、全省标杆,以“争先创优”的锐气全面抬升履职标杆。坚持以“五个一”的标准推动工作创新,打破思维定式、克服路径依赖,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咸宁人大工作品牌。 提能强效优作风。夯实“精兵劲旅”的能力根基,以专业精进的过硬本领支撑支点建设。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深化人大机关“作风巩固年”活动,锤炼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等知识。开展干部公务礼仪、财务规范、廉政教育等专题培训,组织干部参加全市各类提能增质培训活动。深化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参与基层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办好民生实事,做实代表建议督办工作,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相关文件,围绕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等重点任务,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持续深化“四风”问题整治,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实干担当创佳绩。砥砺“功成有我”的硬核担当,以善作善成实绩检验支点建设成效。主动加压、积极作为,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全身心投入干事创业中,真正把自己交给工作、把进步交给组织、把评价交给群众。淬炼执行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在立法审议、执法检查、督办代表建议中一抓到底,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强化攻坚巧劲,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难题,敢于碰硬、善于谋新,用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创新方式靶向发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厚植转化钻劲,将深入调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议案建议和审议意见,并紧盯落实环节,打通政策惠民“最后一公里”。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尺,以履职“辛苦指数”换取发展“上升指数”、民生“幸福指数”,奋力交出咸宁人大支点建设优质答卷。 |
|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