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省人大城环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守护荆山楚水,续写美丽篇章。
下足“绣花功” 增强监督针对性
围绕中心大局,突出监督重点。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工作的重要要求,聚焦聚力支点建设,围绕长江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8项,组织执法检查3项,开展专题调研15项,为美丽湖北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持守正创新,用好监督方式。强化执法检查,做实“两全”(即执法检查全覆盖、发现问题全整改)“两化”(即法律规定清单化、重点问题数据化)工作法,做好思想、组织、法律、问题准备,服务常委会领导报告执法检查情况,做到报告附问题清单、报告中成绩问题建议三个三分之一。综合运用抽查暗访、第三方评估、大数据分析等,提升发现问题能力,放大监督效果。
坚持同题共答,增强监督合力。聚焦“襄荆荆宜”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等问题,组织四市人大城环委、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协同监督,推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联动监督,组织市县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打通法规实施“最后一公里”。推动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调,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参加执法检查,共护长江安澜。
打出“组合拳” 增强监督协调性
实行“并联式”监督,推动良法善治。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矿山管理和修复情况报告,开展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修法调研,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组织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研究起草废弃物循环利用条例草案,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组织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协助常委会作出湿地保护决定,守好“千湖之省”每块湿地。
实行“集成式”监督,筑牢生态屏障。采取“1+N”方式,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同步听取长江大保护、清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报告,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全面禁烧、耕地保护修复情况专题调研,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环境安全。
实行“嵌入式”监督,扩大代表参与。围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组织五级代表3200余人次,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结合办好议案建议,开展碳市场建设、气候投融资促进等专题调研,推动碳市场蓬勃发展。目前我省碳交易突破百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跑好“接力赛” 增强监督实效性
跟踪监督,促审议意见出成效。协助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相关执法检查报告、专项工作报告,点对点交办审议意见并附问题清单。面对面协调、实打实督办,跟进审议省政府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及整改清单,探索满意度测评,形成监督工作闭环,推进审议意见落地。
持续监督,促磷石膏变废为宝。协助主任会议成员连续4年重点督办涉磷石膏代表建议,开展磷石膏治理视察调研,督促主办单位践行调研、决策、部署、实施、验收“五步工作法”,推动磷石膏产品加快推广应用。
延伸监督,促典型问题整治到位。开展监督发现问题及整改“回头看”,确保查清楚、改彻底、立长久。汉江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后,督促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标准有效实施,助力“好水养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