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中兴之基
2025年第8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赵正鹏

建武元年六月(公元25年8月),夏日未央,秋天已如约而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人刘秀收获了自己沉甸甸的人生大礼。六月己未(8月5日),他在鄗(今河北省柏乡县)南烧柴祭天,登基称帝,史称光武帝。自此,伟大的汉王朝翻开了波澜壮阔的东汉篇章。

其后,光武大军一路向西,剑锋直逼洛阳。

中原大地,饱经战乱,满目疮痍。一路上,光武帝心情一直比较沉重。九月的一天,他接到报告:赤眉军攻破长安,更始皇帝弃城而逃。刘秀立即下达诏书:更始破败,朕甚愍之,封更始为淮阳王,有敢伤害他的,按大逆不道治罪。光武帝当然明白,他这个诏书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当时新兴的东汉政权能够管辖的地方,也只有河北(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山东省西北部)而已。但他要尽点心呐,毕竟更始帝刘玄是自己的族兄,又是反莽复汉的战友啊!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在淯水(今白河)河畔,刘玄被绿林、舂陵起义军举为天子。光武帝记得,刘玄登基时,面对群臣朝拜,竟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让光武帝十分痛心的是,当了皇帝之后,这位族兄就性情大变,沉迷皇权,骄奢淫逸,整日与美女饮宴后宫,歌舞相伴,醉生梦死。有几次,他醉酒不能处理公务,让侍中假扮自己接见大臣,臣子们听出不是他的声音,都感觉受到了愚弄而忿忿不平。不仅如此,他还亲近小人,用人非贤。“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中郎将、骑都尉是朝廷命官,关内侯是侯爵的一种,长安百姓用这一歌谣讽刺朝廷用人不当,可见更始一朝所面对的,早已是民怨沸腾,群情激愤!

想到这里,光武帝不觉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当年我们共同约定反莽复汉、下为元元(广大百姓),你怎么就忘了呢?那可是我们的初衷啊!

建武元年十月,刘秀一行进入洛阳,停驾南宫却非殿,开启了定都洛阳的崭新生活。洛阳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周人建洛邑。秦时,洛阳为文信侯、丞相吕不韦的封地。吕不韦大权在握,对经营自己的封地,自然不遗余力,在洛阳大兴土木,营城建殿。南宫和北宫,都是在秦时修建的。

进城第二天早上,刘秀站在却非殿上,居高临下,审视南宫布局。却非殿处在南宫中轴线上,由北而南,依次是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却非殿向南,依次是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以及平朔殿。帝都森严,皇宫巍峨。而要守住这一切,则需要帝王的英明、清明、公正、公平。不知不觉间,刘秀又一次想起了刘玄,想起了更始王朝短暂的三年。他下定决心,绝不能让更始一朝短命的悲剧在新兴的汉王朝重演:骄奢淫逸,却之千里;复兴大业,无远弗届。

在光武军中,都设有刺奸将军,专责宣导军规,整顿军纪,执行军法。光武大军能够秋毫无犯,军容整肃,赢得民心,皆得益于此。刘秀的仆从犯法,被军市令祭遵击杀。刘秀任命祭遵为刺奸将军,并告知诸将,祭遵执法如山,我的仆人尚且敢杀,你等如犯军规,他绝不会偏袒你们。刘秀知道,“治官”比治军更加复杂艰难,更需要公正严明的法律规范。他诏令复置司隶校尉,专司察查百官犯法之人。

马上就要给开国功臣们封侯拜爵了,必须警之戒之,有言在先。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庚辰日,刘秀颁布诏令,封开国功臣皆为列侯,论功授地,大国四县,各有差别。诏书中,刘秀振聋发聩地警告各位开国元勋:人情得以满足,可悲的是自我放纵。如果满足于一时的欲望,忘了谨慎守法的道理,触犯法律,必受严惩。各位将领为国拼杀,功勋卓著。作为皇帝,我真诚希望各位的功业和封地,传给子孙,千秋永续。你们一定要像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一样,战战兢兢,日慎一日。在派遣内臣给各位功臣送上印绶时,刘秀下发策书,进一步警告说:身在高位,言行不骄,高而不危;自我克制,谨守法度,满而不溢。

刘秀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开国功臣,封官拜爵,警示在先,其爱将之心、舐犊之情,可谓推心置腹,语重心长;建国之初,以廉为基,其立国之志、长治之策,可谓强根固本,独树一帜。

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每每用到“日慎一日”这个成语,都应感念光武皇帝当年的政治创意。史学界曾有人追溯廉政谈话的历史渊源,认为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廉政谈话第一人。这个结论,虽然武断了一点,但应该还是有些道理。

光武一朝的开国元勋,包括被刘秀儿子、汉明帝刘庄列为“二十八宿”的文臣武将,大多能够不触刑律,安全终老,应与刘秀当年警示教育、及时提醒大有关系。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光武帝亲率大军,在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严阵以待,赤眉军被迫投降,把传国玉玺献给刘秀。相传,传国玉玺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刻,蓝田玉质,其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丞相李斯所书。秦败,秦王子婴献玺于汉高祖刘邦。王莽代汉,逼太后交出玉玺,太后怒而掷玺,玺钮螭坏。莽亡,玺归更始;更始败,玺归赤眉。刘秀手握玉玺,倍感沉重:传国之玺几经辗转,书写着江山更替的传奇,更警示着掌玺之人:江山永固,政治廉明极其重要。

虽然有言在先,但总有人置若罔闻,以身试法。对这些贪官,刘秀坚决惩处,毫不手软。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光武帝诏告天下,实行度田。所谓度田,就是如实核查天下田地,多占者多交租税。豪强大户纷纷奔走官府,疏通关节,贿赂官员,瞒报田亩。而部分郡县官吏大肆收受好处,以多报少,袒护豪强,糊弄朝廷。刘秀派出官员,巡视州郡,督察推进度田,惩治贪渎官员。

这年的十一月,洛阳滴水成冰,格外寒冷。大司徒欧阳歙因任汝南太守时度田不实,贪赃千万,被逮捕入狱;面对多人求情,刘秀不为所动,欧阳歙最后死在狱中。河南尹张伋等十几个郡太守一级的官员,也因在度田时贪赃枉法、营私舞弊,被下狱处死。郡太守是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一下子杀了这么多高官,光武一朝打击腐败的强度和力度,由此可见一斑。

洛阳的春天是和煦的。刘秀深知,严冬的肃杀,可以清除蠹虫;但只有春风化雨,才能催生禾苗,春华秋实。保一朝之清明,必须多用廉吏。于是他用杜诗为南阳太守。杜诗“秉性节俭,政治清平,造作水排,百姓便之”。水排是一种以水驱动的鼓风机械,用于冶炼,大大提高了炉温,为炼出比青铜坚硬的铁、以铁器代替青铜器创造了条件。于是他用了任光出任九真太守。九真郡辖境相当于今天越南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民风落后,陋习流行,是一个真正的蛮荒之地。任光教化民众,摒弃群婚,铸造铁犁,教民牛耕,奉公执法,严明规矩,九真一隅,为之清明。此外,刘秀还重用了克己奉公的祭遵、束身自修的卓茂、强项令董宣,以及让渔阳百姓“乐不可支”的张堪等等廉官循吏,为东汉王朝光大廉风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

光阴荏苒,一越两千年。不知从何时开始,后人给刘秀送上了“光武中兴”的桂冠。在人教版中学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对刘秀做出了中肯评价:光武帝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还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斯人远去,时过境迁,但湖北枣阳的乡亲都还记得,那位当年在家乡大声宣布“柔治天下”的刘秀,其风采并不亚于他的九世祖爷爷、回到沛县高唱“大风歌”的刘邦。洛阳百姓也都还记得,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光武帝修建汉宫南门,取名平城门,当时城门的第一块基石上,应该铭刻着一个大大的“廉”字。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