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春第一会”吹响加快建成支点的冲锋号角,随州市人大常委会扛责担当,依法作出《关于持续改善城乡环境 聚力建设“美丽随州”的决定》。
突出“三性”,及时依法作出决定
把握政治性,聚焦大局选题。市委“新春第一会”提出将全部力量向“整体提升环境”聚拢,将全部工作向“建功支点建设”聚焦。常委会党组慎重研究从改善城乡环境上切入、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上发力;经向市委报告选题意向、依据、作用,最终确定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聚力建设“美丽随州”作为决定主题,用法治力量汇聚全市上下的磅礴力量,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性,依法民主决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决定文本形成的过程变成民智民意持续汇聚的过程。充分调研论证,市人大城环委、常委会研究室组成工作专班,召开汇报会、座谈会6场,发出征求意见函30余份,就决定的主要内容等达成共识。扩大有序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梳理形成20余条建议予以吸纳转化。认真审议讨论,对决定草案进行分组审议,与会的委员和代表充分发表意见,使决定的民意基础更加厚实。
注重实效性,因地制宜设计。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城市主次干道、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农村人居环境等存在的交通秩序混乱、经营秩序杂乱、市容村貌秩序凌乱、生活环境脏乱等问题,立足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加强制度设计,把市委、市政府重点推动的“清洁家园”行动,与强县工程、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实现”的工作目标。
坚持“三抓”,推动决定落地见效
抓好宣传引导。搭建包含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以公开信形式,及时发布决定内容,在全社会形成贯彻落实决定的良好氛围。发挥代表家站“学习平台”作用,把决定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传达到全市各级代表,并组织代表通过走村入户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清洁家园”行动。
抓实代表行动。以“聚力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代表行动”为抓手,组织广大代表投入“清洁家园”行动,当好宣传者、引领者、推动者。随县人大组织1572名代表参与人居环境治理100余次,收集建议100余条,推动解决环境卫生、经营秩序、乱搭乱建等问题50余个。广水市人大组织五级代表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58条,推动建立“每周五卫生大扫除”制度,形成“环境美—产业兴”的良性循环。曾都区人大组织各级代表积极参与“代表群众面对面”活动60余场,走访座谈群众5000余人次,以“清风夜话”等形式,引导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参与“整体提升环境”的热情空前高涨。
抓紧跟踪监督。对贯彻执行决定情况紧盯不放,常委会组织开展水法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年度环保目标完成等报告,加大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力度,已完成一批岸线治理和小微水体整治工程,推动争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
决定从3月底公布施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随州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成效得到省委肯定,“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随城印象正在逐步展现,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