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主题主线,全域开展“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代表行动,促进了市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上半年十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名全省前列。
高站位谋划推进。市委书记黄剑雄点题,要求全市人大系统紧盯“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经济总量加速冲刺3000亿元目标开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推进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智能农机千亿级产业集群及木本油料、水果、食用菌农业产业链。常委会组建工作专班制订行动方案。开展支点建设大讨论,选派两批次人大干部赴深圳、上海等地考察学习,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将全市82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编成524个地域代表小组,开展470余场专题培训,全程跟踪指导县乡代表行动。
多维度协同发力。一是示范带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雪荣走访包联的中翼通航(十堰)、湖北震序车船等企业,调研业务拓展、科技投入、市场前景等情况,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市长王永辉主持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协同立法碰头会,统筹发挥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经济产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成7个代表小组,深入27家重点企业车间、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市场主体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困难问题。郧阳区、竹溪县等主要领导以普通代表身份参加活动。二是专业驱动。56个专业代表小组通过专业代表领题、专题调研解题、专项建议破题“三步走”,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41篇,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126条。市财政经济专业代表小组梳理反馈民营建筑企业“三难”“三盼”问题,市委主要领导签批研究解决。竹山县食用菌产业代表小组针对出口退税难题,推动建立“代表+税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目前该县出口退税次日可到账。郧西县在重点产业板块设立8个专业代表小组,助力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大幅增长。三是全域联动。市县乡代表全员参与,通过“三讲、三问、三评”,优化营商环境。郧阳区大柳乡人大代表积极推动连翘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建成高标准连翘基地1000亩、连翘“GAP”认证基地2000亩。青山镇第一代表小组推动建成茶产业关联省级龙头生产企业3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家。
强督办纾困解难。一是清单交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将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收集到的57项难题,形成整改清单,交办给25个部门限时整改。二是销号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精益高精铜板带公司资金困难问题交办后,市融资担保集团在该企业已享受“产业升级贷”融资担保基础上,新增办理了1000万元担保业务。三是全员督办。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2832万元“两重”项目补贴资金延迟到位,市人大财经委加强督办,不到一个月补贴资金全额到账。一轻食品(丹江口)公司反映产能过剩,两级人大代表联手督办,协调北京牵手果蔬在一轻食品加工果汁饮料162万箱、产值同比增长140%。东风龙擎动力公司反映关键零部件面临断供风险、新厂区大门建设进度慢等,市人大常委会第一代表小组实地调研督办,确保供应商如期供货,新厂区大门顺利建设。当前,全市五级代表推动解决企业和市场主体反映的困难问题527个,助力全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智能农机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0%、1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