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强化能力素质淬炼 赋能“四个机关”建设
2025年第7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图/郭小伟 文奇
2025年是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天门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对照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着力锻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推动“四个机关”建设走深走实。 深学笃行,牢记政治机关第一属性 强化理论武装,答好“政治忠诚卷”。人大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多形式组织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知行合一”导向,围绕人大在加快建成支点中的使命任务,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交流”活动,引导干部在深学细悟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砥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持党的领导,答好“行动落实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大局中去定位和谋划,依法推进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保证党的领导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建立并落实请示报告清单,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要事项报请市委批准后实施,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今年来向市委请示报告12次。常委会党组认真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任,定期听取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汇报,更好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贯彻市委部署,答好“服务大局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鲜明主题。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聚焦建支点、争当‘优等生’”工作要求,围绕工业倍增、新型城镇化、资智回乡、鼓励生育、服装电商、和美乡村、集体经济等全市“七项重点工作”,制定监督工作、代表工作计划,保证人大工作与市委同心同向,与全市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常委会领导班子主动当好改革发展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天门河“一河两岸”综合治理、天门新区建设、全域国土整治、存量资产盘活等中心工作,主动投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严格落实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帮扶等责任,自觉把市委工作要求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具体措施。 提能砺为,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抓学习、提素质。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三支队伍”,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力量,是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市人大常委会以持续提升“三支队伍”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拓展“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集中研学+个人自学”“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学习培训模式,组织系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深度结合人大监督、代表等工作,围绕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新修改代表法贯彻实施等核心业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授课,提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看“内行门道”、提“专业建议”的能力。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开展集中学习16次,组织市人大代表在市内外开展专题培训3期,培训代表240余人次。 建机制、提效能。推动人大工作守正创新、完善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地方人大的重大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优化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工作质效。深化“会前调研+听取报告+分组审议”,推动落实《天门市政府关于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工作暂行办法》,构建“审议意见—整改反馈—满意度测评”监督闭环,推动监督工作有力有效;坚持一月一例会、一事一方案制度,常委会领导提要求、明任务、定措施,提高工作计划性和实效性;健全“内统”“外联”机制,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常态化沟通,落实主任会议成员分片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制度,强化工作互动、上下联动,在服务大局中精准发力、凝聚合力。 转作风、提干劲。练就过硬的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观看警示片,讲授专题党课,深入推进“清廉天门”建设行动,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聚焦破除“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结合学习教育查摆问题和违规吃喝集中整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明确时限、销号管理,纠治“庸、懒、散”等作风顽疾,营造风正劲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兴调查研究,将“四下基层”作为提升干部能力作风的“必修课”,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人大机关委室负责人以上率下,深入一线听民意、察实情、解难题,领办民生实事15件,完成调研成果13项,以优良作风展现人大干部新风貌。 履职尽责,扛起支点建设使命担当 加强监督工作,当好发展“助推器”。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推动落实“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工作部署。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工业倍增工程推进情况、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服装电商产业发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督办《关于加强天门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议案》,与各乡镇、街道联动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加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食品安全“一法一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执法检查,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深化代表行动,架好民意“连心桥”。代表行动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联系选民、履行职责的重要载体。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采取“1+7”的方式,紧扣“聚力支点建设”大主题,围绕市委“七项重点工作”找准结合点、切入点,自选重点内容开展代表行动。各地发动代表在村(社区)宣讲支点建设重点任务,组织开展走访选民、视察调研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推动解决具体问题。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建立“代表之家”27个、代表联络站131个,构建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网络体系。人大代表进“家”入“站”,通过“选民接待日”“代表小组活动日”等形式接待选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各地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78次,通过代表“家站”接待选民3800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89个。 认真督办建议,唱响落实“最强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站位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每年选取综合性强、涉及面广、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代表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人大专(工)委对口督办,切实把代表建议办理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有力措施。为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国家机关负责人向代表报告饮水安全建议办理情况,市人大代表提出“乡镇水网规划滞后,管网改造进度缓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等问题,市国投集团负责人当场予以回应,表示已会同有关部门实地踏勘,制定解决方案,将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完工。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加强跟踪督办,推动建议办理落实。 奋进新时代,厚载新势能。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以奋斗之姿、实干之为,持续抓好“四个机关”建设,不断擦亮新时代人大工作底色,为加快建成支点贡献人大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