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牢记殷殷嘱托 激发奋进动力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大力推动加快建成支点决定纪略
2025年第6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丁汀 王丹 徐越 图/陈迹
“通过!”5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当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宣布《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表决结果的话音刚落,全场响起如潮掌声,掌声代表全省人民共同的心声。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一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我们要以实施《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为抓手,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奋力推进支点建设取得更大成效。”王忠林强调。 因时应势:作出决定将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考察湖北,对湖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 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2024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两年再次踏上荆楚沃土,要求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一步标定了湖北在“两个大局”交汇中的历史新方位,赋予了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叠加中的时代新使命,擘画了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发展新图景,指明了湖北将实现自身更大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统一起来的奋斗新路径。 加快建成支点,关系到湖北能否做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关乎我们能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对应湖北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责任之重、期许之深、要求之高,决定了荆楚儿女务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知重而担、明责而行,以高站位、高姿态、高水平、高质效,咬定“建成”目标不放松、一张“支点”蓝图干到底,加快推进支点建设整体提升,把战略定位干成现实地位,把重要抓手干成丹青妙手,把美好愿景干成灿烂实景。 今年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隆重举行,聚焦加快建成支点,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部署任务。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殷嘱托,勇担战略使命,强化支点意识,推进整体提升,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凝聚强大合力。与此同时,省委出台关于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出台“七大战略”行动方案。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要认清优势、厚植胜势,坚定加快建成支点的战略决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省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主要有以下考虑。”5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爱国作关于《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时说,作出加快建成支点决定,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支点建设整体提升,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把党的主张依法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在湖北发展进程上,每当省委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后,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及时跟进,作出决定或出台重要法规,有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此次省人大常委会就加快建成支点依法作出决定,是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用法治的力量推动支点建设,人民群众得实惠。 “加快建成支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涉及全省上下、各行各业,必须广泛动员全省人民,推动各领域、各层级工作都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就是要强化全省各级国家机关职责使命,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支点建设,汇聚起‘奋勇争先、建成支点、谱写新篇’的磅礴力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说。 聚焦聚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上下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高质量发展保持强劲势头,支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省人大常委会因时应势作出加快建成支点决定,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 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决定的起草和审议工作,王忠林亲自审阅决定草案(送审稿),提出明确要求。决定草案起草工作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进行,王艳玲主持草案起草工作,多次专题研究。草案初稿形成后,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5月12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26日主任会议进行了审议。经过认真修改,形成提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的决定草案。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作出决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重大举措,对引导全省人民积极投身支点建设生动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出决定是对支点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提升,代表着湖北6100万人民对支点建设全面、一致的认同,反映湖北人民最深切的愿望。”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副主任委员许晓金说。 近5000字的决定全文,共有8条,不设章节,全面对照省委关于加快建成支点的实施意见,明确支点建设的职责使命,汇聚加快建成支点伟力。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精准概括了支点的鲜明特点,指明了支点建设的主攻方向,明确了支点建设的内涵、外延、奋斗目标和具体要求,提出了全省上下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凝心聚智、共建共享的要求和号召,是湖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宣言书、动员令、冲锋号,对统一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作出决定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是抢抓发展窗口期、重要机遇期的关键之举。人大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对于动员全省上下‘一盘棋’推进支点建设意义重大。”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黄明说。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支点建设重点任务,开展质量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法,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等监督方式助力民营经济和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将持续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加强计划审查工作,高质量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调研工作,为‘51020’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以高质量人大财经工作推动支点建设成势见效。”黄明表示。 决定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并对如何施行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等。“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加快建成支点,必须以科技创新提供先导支撑。决定的出台,必将激发强劲动能,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加快支点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刘望清说,教科文卫委将协助省人大常委会聚焦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决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方式加强对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监督,推动全省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将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带领团队将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省人大城环委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谭必恩倍感振奋,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在湖北支点建设中的发展动能,建议构建“化学+”交叉创新体系,整合材料、环境、医工等学科资源,建设低碳化工技术中心和高端材料中试基地;深化校企研用协同创新,联合龙头企业攻关磷化工资源化、碳基新材料等共性技术;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在全面落实政府实施责任中,决定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具体要求。“纵深推进大财政、供应链、国资国企、营商环境、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改革……这些部署为金融机构更好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省人大农委副主任委员、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行长俞群细数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红利”。他表示,将忠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加大有效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加大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更加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监察和司法工作承担着“保稳定、促法治、护公平”的重要职责。“决定草案对‘强化监察和司法效能’提出明确要求,旨在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和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为支点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人大监司委副主任委员黄俭审议时表示,监司委将聚焦依法监察、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重点领域做好人大监察司法各项工作,推动厉行良法、保障善治,擦亮平安底色、激活法治动能、夯实稳定根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服务保障支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期间,王艳玲主持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省委支点建设工作要求,助力加快建成支点,结合关于大力推动加快建成支点的决定草案,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亮点纷呈:把握支点建设战略重心汇聚合力 向着建成支点“奔跑”,必须找准目标、明确路径。决定全面对照省委工作部署,推动支点建设走深走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成支点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支点建设“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的重点内容,明确全省各级人大、政府、监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在支点建设中的职责使命,调动全省上下积极投身支点建设,力求体现鲜明的政治性、宏观性、引领性,字字铿锵、振奋人心,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坚定扛起加快建成支点的历史使命。深刻阐释加快建成支点的重大意义,引领全省上下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聚焦聚力加快建成支点。 准确把握加快建成支点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明确支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显著特征、主攻方向和总体目标,强调到2030年,主要经济指标跨越进位、中部领先,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支点。 大力推动“七大战略”实施。大力推动“七大战略”实施是决定的核心内容,当前,湖北紧紧围绕“支点建设”目标定位,大力实施能级跨越、科创引领、产业倍增、枢纽提能、美丽湖北、文化创新、区域联动“七大战略”。决定对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逐一进行详细阐述,强调要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七个能力”。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决定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在加快建成支点中的职能作用,明确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认真履行立法、监督、决定等职能,持续开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做到“四个充分发挥”,为加快建成支点广集民意、广纳良策、广聚力量。 全面落实政府实施责任。明确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推动支点建设的体制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加快建成支点纳入规划计划,认真落实支点建设“七大战略”行动方案。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政策制度支撑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支点建设各项部署落实落细。 着力提升监察和司法效能。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围绕支点建设加强监督,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持续推进风腐同治。明确各级法院、检察院应当依法履行审判、检察职责,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明确全省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明确全省各级群团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在支点建设中的职责。 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强化支点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为民意识、能力意识,大力弘扬实干担当精神,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锤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担当尽责的过硬作风,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加快建成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对决定的宣传、解读,让全社会都能够完全理解,推动全社会形成共识、积极作为,为实现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任务共同努力。”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弘弘说。 王忠林强调,要胸怀全局、勇担使命,切实把支点建设这面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更加深刻认识到支点建设是服务国家大局的战略之举、是谱写时代新篇的奋进之路、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之招,进一步用支点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要加压奋进、狠抓落实,全力推动支点建设成势见效。要精诚团结、齐抓共促,全面凝聚支点建设强大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