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深化拓展“两个联系”  服务保障“两大战略”
2025年第5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图/鄂仁

党的中心工作在哪里,代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2024年以来,鄂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花湖机场和武汉新城“两大省级战略”,深化拓展“两个联系”,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将人大代表“睿智之言”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良法实招”。花湖机场货邮量102.5万吨,总量全国第五,增速全国第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人均GDP12.5万元,全省第三。

健全联系制度,擦亮政治底色

牢牢把握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第一原则”,健全“两个联系”制度,擦亮人大工作政治底色。

坚持市委全面领导。市委高度重视“两个联系”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区两级国家机关联系人大代表的意见》,建立“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制度,制定4项15条具体措施。市委书记孙兵带头参加“代表有约”活动,带动全市900余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面对面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华容区探索实施“局长·代表面对面”专项行动,32名人大代表集中约见“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

坚持人大统一行动。出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五种能力建设19条,开展履职培训33场、交流学习154次,不断拓展“两大省级战略”建言献策深度和广度;发挥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进站进点”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下基层必到站点、必访代表、必听群众意见“一下三必”工作体系。

坚持代表集中履职。建立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各选举单位共同参与,代工委综合协调的代表工作机制,带动全市各级人大健全“两个联系”工作机制35个,凝聚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工作合力。全市485名代表受邀列席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武汉新城、花湖机场建设视察调研活动8场次。

拓展联系渠道,精准传递民声

积极构建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平台载体,畅通“两大省级战略”建言献策渠道。

畅通民意表达平台渠道。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场地,采取“1+N+N”模式,改造建设代表之家25个、代表联络站103个、代表活动室251个,做到场地、制度、经费、工作人员、履职档案“五有”。鄂城区健全完善“家、站、室”运行机制,制定八项制度,实行“四簿四册”管理;梁子湖区作出代表“三进站”安排、推进“四个一”公开。

畅通代表分类履职渠道。按照“专业相对统一、便于组织活动、尊重代表意愿”的原则,聚焦领域、地域、行业等类别边界,将五级代表混编组成120个行动小组、2141名专业代表组建成临空经济、法治建设、城乡融合等35个行动类别,通过以上带下、以老带新、以技促能,共收集意见建议3500多条,提出意见建议近800件。

畅通代表专线直通渠道。坚持统一规划、以建促用,加快“智慧人大”建设,持续办好“代表专线”、人大门户网站等载体,积极推进新兴媒体运用,将自媒体等小平台建成为民履职的“服务站”、收集民意的“直通车”。鄂城区每月组织代表走进“直播间”,互动居民80.5万人次,在线点击量超过95万次,收集意见建议5200多条,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民主就在眼前。

丰富联系方式,抓实建议办理

坚持三级人大、五级代表整体联动,统筹政府部门、城乡基层、社会企业、居民群众等力量,推动建议“提办督评”闭环管理、落实见效。

清单化交办。创新“收集、研处、办理、反馈、评价”五步工作法,及时梳理汇总“两个联系”意见建议,形成项目清单,进行交办管理,做到“有求必提、凡提必办、凡办必复”。去年,784个问题全部落实到位,满意率100%。鄂城区建立“意见收集—集中研判—分层交办—跟踪督办—及时反馈”工作闭环,将42件意见建议转化为监督议题,形成促进发展的良策举措。

回头看解难。坚持“监督的再监督”,开展疑难问题集中办理“回头看”,组织代表和相关单位实地走访、双联双述,着力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华容区深化“双联双述双争”工作机制,实行代表履职积分制考核,通过“一事一调”“一事一议”方式,流转土地3500余亩,实现村集体增收180万元、群众增收900多万元,打牢武汉新城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发展根基。

跟踪性落实。健全完善代表建议办理机制,采取会议督办、现场督办、调研督办、指导督办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专题报告,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梁子湖区将每月26日确定为选民接待日,实行“群众点单、人大派单、部门接单”,72件反映强烈问题全部解决落实。

强化成果运用,服务创新发展

始终将“两个联系”贯穿于“两大战略”实施各方面全过程,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

“小切口”推进立法。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全面梳理代表建议和群众意见,研判分析固化为制度安排,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先后作出政府年度投资项目计划、花湖机场枢纽能级提升、武汉新城规划战略实施、财政预决算等11项决议决定;围绕“两大战略”实施,研究制定《鄂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3部,开展《花湖国际机场净空安全保护条例》等立法调研项目4个,及时将代表的共同意愿上升为市委的决策意志。

“大智慧”服务发展。围绕加快推进“两区一枢纽”建设目标任务,突出“两大战略”功能定位,以城市和产业“双集中”议案办理为切入点,汇聚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资源集成的智慧力量。花湖机场开放能级全面提升,获批全国智慧口岸试点、药品进口通关口岸,综保区一期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临空产业加速发展,“一区四园”建成4平方公里,引进临空偏好型项目79个。武汉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开工重点项目200个,完成投资280亿元。

“小快灵”为民服务。坚持践行履职为民理念,不断完善“提、督、办、问”闭环链条,提高建议办理质效,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促进“两大战略”实施有力。有效解决李华山泵站改建、沼山“三和”养鸡场环境污染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引导发展“华容刺绣”“华容土布鞋”等乡土特色产业,推动落实城区“一古楼二宝塔”古迹保护、江边景观带本地植物种植、城区废旧电池回收站建设、采石场生态修复等民生事项,群众满意率98%以上。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