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站稳政治立场,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近年来,黄石市西塞山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在状态”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前提和担当作为的形象展示,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创新代表履职抓手,加强代表履职管理,助推代表“能为”“善为”“勤为”“乐为”,支持和保障代表充分发挥作用,更好依法履职,为推动西塞山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塞篇章汇聚人大智慧和力量。
搭建履职平台,促进代表“能为”
为促进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渠道,区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点)阵地建设、拓展平台功能,完善工作机制,让代表随时可以“回家进站”联系群众。
规范搭建平台。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建试点、稳推进、全铺开”的方式,对原有“家”“站”“点”升级改造,按照有固定场所、有标识标牌、有规章制度、有活动安排要求,规范化建设5个代表之家、41个社区(村)代表联络站、2个专业代表小组联系点,架起代表联系选民“连心桥”,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提供平台。
拓展平台功能。结合“八队共治”“左邻右里”基层治理品牌,坚持“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家站点“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宣传站、大课堂”功能作用,为平台赋能。
确保运转实效。明确政治素养高、热心人大工作、颇具为民情怀的联络站(家、点)队伍,将全区244名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全员编组进站,公开信息,健全完善学习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实现代表联络家站点建设标准化、制度规范化、运行实效化。
提升履职能力,助力代表“善为”
围绕“抓好代表履职学习”要求,区人大常委会注重理论武装和履职能力双向发力,切实增强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系统化培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履职首要任务,连续三年开展代表履职“新春第一课”,不断增强代表人大制度意识、人大意识、人大代表职务意识。分批分类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业培训,帮助代表全面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代表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知识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
规范化培训。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持续开展“我为特钢之城做贡献 我为代表添风采”主题培训。对培训教学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建立代表学习培训机制,把代表在任期内参加学习培训情况纳入代表述职、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学习培训考勤制度,确保一届任期内代表参加三类培训全面覆盖。
专业化培训。积极探索代表履职的新方法、新途径,采取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方式,重点围绕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审议报告、调研监督、代表建议等履职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推动代表依法依规高质量行权履职。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代表赴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地学习,分类举办11期培训班,培训代表超过560人(次),为大家依法履职在精神上“充电”,在能力上“加油”,注入代表履职“新活力”。
创新履职抓手,推动代表“勤为”
以代表行动为主线,不断创新代表履职形式,丰富代表履职渠道,不断展现人大之能、代表之为,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活动一盘棋。区人大常委会拓展人大代表履职的广度与深度,实行“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常态化邀请代表参与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开展“奔赴企业解难题”“民主来到百姓家”“代表走进小课堂”等系列活动,推动代表履职不止大会,更在日常。
收集一张网。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引导代表定期回家进站,亮身份、亮承诺。通过建立“代表有约9号见”“码上见”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代表联系群众“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广泛听民声、集民意,推动代表常在,群众常来。去年以来,人大代表深入联系企业、联系社区、联系选民1600余人次,收集建议意见540余条。
办理一张单。创新实施“选民点单、家站派单、代表接单、群众评单”机制,实现代表服务民生、回应民意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更新、基层社会治理、群众身边微小事,各级人大代表协调解决电梯加装、公共设施完善、托育托幼、公益课堂、老人用餐等问题97个,认领微心愿帮扶困难群众180余户。
督办一条线。建立“党委支持、政府办理、人大监督”助力推动的“收、办、签、督”建议办理闭环工作机制,组织代表实地调研、审议监督、询问评议,督办建议办理,推动辖区饮水安全、交通出行、人居环境改善等一批事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加强履职管理,激发代表“乐为”
区人大常委会为加强代表联络服务和保障代表闭会期间依法履职尽责制定任务图、划定责任圈、设立基准线,不断激发基层人大代表担当履职热情。
强化引导督促。引导和组织人大代表立足岗位职能,充分发挥代表在各行业领域工作岗位优势,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各显风采,大力开展“两为三争”(即我当代表为什么,我为特钢之城建设做什么,争做人民代言人、岗位先进、社会模范)活动。坚持和完善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印发《人大代表履职档案》,使代表闭会期间行动见足迹、履职有记录、考核有依据,进一步调动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
强化考核管理。研究出台《西塞山区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管理办法》,对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闭会期间的履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出席代表大会会议、提出议案建议、密切联系群众等11个方面,分解“积分制”考核细则,量化评分,由各镇(街道)人大主席团(工委)“一月一记录,一季一汇总,半年一通报,年终一考核”,记录代表得分情况,实现选民对代表履职监督从“一锤定音”到“全周期过程”的转变。
强化示范激励。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宣传报道人大代表履职故事47起,向市级人大常委会推荐优秀代表8名,对《关于解决源建里片居民用户水改问题的建议》等13件优秀代表建议进行通报表扬,引导代表学习榜样、争先创优、担当有为,激发代表为民履职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