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幼萍——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升级版”
“供销社在服务农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建议充分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百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百盛循环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幼萍在接受采访时说。
张幼萍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眼下正处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尽管全国范围内已涌现出众多经营性服务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但在服务的质量和精细化程度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供销社凭借着健全的网点体系,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大有可为。
让张幼萍欣喜的是,湖北已经开展了有效探索,创新推行“三方持股+十项服务”模式,由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农业合作社)以及农户三方共同持股,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共同体;同时,依托这一体系,向农户提供涵盖育、耕、种等在内的十项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这项探索以来,全省农民社员人数增长了五倍多,实现了多方共赢。
张幼萍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集聚各类资源力量,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系统聚焦农业生产活动所需,构建更加完备、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田淑娴——
推广应用智慧农业大模型
“智慧农业大模型可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风险不可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建议支持赤壁创建智慧农业大模型试点县,更科学高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说。
她介绍,赤壁特色农业基础深厚,具有智慧农业大模型建设的基础。
科研创新方面,当地依托中国(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成农业无人机测试场和智能农机中试平台,累计完成12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数据采集方面,全域部署北斗高精度定位基站和气象传感网络,建成覆盖17万亩农田的“低空一张图”数据库,实现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灾害风险等指标实时监测。
政务数字化方面,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与数字化建档,建成市级农业大数据中心,归集涉农数据超2.3亿条,支撑“赤农云”平台服务农户4.2万户。
产业生态方面,已构建茶叶、猕猴桃、水产三大特色产业知识图谱,孵化东柳智慧茶园、沧湖智慧渔场等6个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智慧农业大模型广泛应用后,可实时研判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情信息,为农户提供精准农技服务,还能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田淑娴说。
她建议,农业农村部门以赤壁作为试点,支持赤壁申报国家级农业大模型研发项目,提供技术、人才、资金等政策支持。同时,建议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国家农业大模型共性技术攻关,构建国家级农业数据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