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万古江河的浸润孕育,使这里成为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
长阳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省人大代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民族文化馆馆长刘光菊30余年坚守非遗保护工作一线,对长江文明、荆楚文化爱得深沉。
“去年我们向一位唱山歌的老歌手‘取经’时,他唱了一首《憨女婿》。独特优美的旋律、活泼幽默的词句,让我们忍不住跟着唱起来。民间好东西真不少,我们得把这些留下来、传下去,这是我从事文化传承工作的初心。”刘光菊说。
近年来,资丘民族文化馆通过免费开放、科技赋能、曲艺培训等方式,吸引许多群众来关注“土家撒叶儿嗬”等优秀传统文化。更有不少年轻人受到影响,一起学、一起唱,这让刘光菊非常开心。
“长江文明是我们的精神源泉。为什么千百年过去,那些传统文化还能深受大家喜爱?我想,是因为它依然能融入我们的生活、表达我们的情感、引起我们的共鸣。”她说。
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刘光菊计划,继续广泛收集散落民间的长江文明素材,对长阳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开展更深入的摸底调查,通过直播非遗技艺制作过程,举办线上线下非遗展览,走进校园进行南曲、撒叶儿嗬、九子鞭授课等方式,让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流传得更广、更久。
“我们还将持续开展非遗培训和竞技,推进艺人职称评定,培养民间高端人才,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讲好长江故事。”刘光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