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
基层小站点 民主大舞台 ——浠水县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2024年第6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明天娇 徐静 南柳权
近年来,浠水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找准定位、认清职责、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建设,聚力打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织就社情民意“搜集网”,打造代表履职“加油站”和基层群众“服务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已成为浠水县探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平台载体,在推进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目前,全县各地共建设代表之家14个、代表联络站94个、代表联系点38个,其中打造样板代表之家2个、联络站28个、联系点14个。
听民声民意,让联络站变社情民意搜集网,推进基层民主 依托代表联络站点,全县各乡镇采取“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进行社情民意的征集,全力拓宽征集社会各界意见的路径,把联络站打造成社情民意搜集网,为推进基层民主夯实基础。 架起“连心桥”。因地制宜突出各联络站特色,在联络站联系选民和服务群众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强化代表履职实效。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一方面每月定期组织代表在联络站接访;另一方面,各联络站围绕共同缔造、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组织代表主动走到群众身边去,通过代表走访、以及“夜话会”“院子会”“议事亭”等多样形式,主动征集社情民意,不断强化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通过联络站常态化收集民情、参与监督、服务群众,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基础建设、医疗卫生、宜居环境、便民服务等问题。通过办理一桩桩关键小事,成就一件件民生大事,充分体现联络站功能,显示联络站活力,真正做到高质量建联络站、常态化用联络站,充分发挥联络站联系选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打造“直通车”。依托黄冈市覆盖市县乡三级的“智慧人大”系统,探索构建“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新格局。目前,已建成94个网上代表联络站,做到了与线下代表联络站一一对应。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人大代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在网上接待选民群众、处理反馈意见建议,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群众反映问题零距离。选民群众则通过扫码进站找代表反映有关意见建议,代表及时回应开展网上接待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办理情况回复反馈给选民,实现了有关问题“码上办”。同时,还及时充实、更新网上代表联络站工作动态、通知公告、代表履职等栏目内容。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可在网上代表联络站全方位了解全县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资讯。下一步计划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年度述职报告等也在网上代表联络站进行公开。
聚民智民力,让联络站变代表履职加油站,聚力共同缔造 全县以“聚力美丽城乡建设·代表行动”为主题开展代表行动,以联络站点为依托,积极探索构建“五共”机制,为推进共同缔造提供路径方法,进一步聚合人大代表力量,引导和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持续深化“三联”机制,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抓好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基层群众的直接联系,依托代表联络站点的活动常态化促进代表履职活力的提升。积极动员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到“家”、进“站”、蹲“点”,提升代表履职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开展履职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团陂镇人大依托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围绕“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开展培训,坚持代表学习活动常态化,一月一学习,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好老中青代表的传帮带,特别是让年轻代表增强责任感、主动深入基层,汇集民意、提升履职能力,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说”。去年以来,各乡镇依托代表联络站为阵地,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结合“聚力美丽城乡建设共同缔造”为主题,采用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交流体会、视察调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培训40余次,学习政策法规,查找认识差距,明确工作方向,强化政治责任,增添精神动力,为代表履职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 突出活动重点内容,提高活动质效。各联络站点立足本地实际,结合代表岗位,组织开展“大宣讲、大征集、大调研、大走访、大评比、大打造”六大活动,发动各级代表进村组、进社区、进基地、进项目,多途径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各乡镇聚焦主题,突出重点,各有侧重,有效推进了全县美丽城乡建设的阶段性胜利。巴河镇人大组织代表到S409巴河段改扩建工程项目房屋征迁现场开展活动。关口镇人大组织代表约见镇直部门负责人,现场“面对面”向镇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问,推动代表建议办出成效。清泉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及时将政策宣传到户到人,做到“户户知晓、人人明白”,引导群众支持拆、配合拆,强化群众参与美丽城乡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丰富活动方式方法,依法监督履职。充分运用代表小组、代表“家站点”等工作平台和载体,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创新活动方式方法,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活动实效明显增强。兰溪镇人大组织代表视察调研造册桥村、红丰村、郭坳村、三泉村美丽乡村示范点,镇区城乡建设百 日攻坚现场,围绕美丽城乡建设、基层环境治理等开展讨论,收集意见建议49条。竹瓦镇石洞联络站对朱桃公路美丽乡村建设沿线违建情况、平岭村违建情况及桃园村违建拆除现场进行现场调研,并对后期违规建筑拆除、美丽湾组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散花镇长福农业代表联络站统筹抓好代表行动与民生实事项目,组织代表视察郭沙线施工现场,就存在的问题与施工方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发挥代表监督作用。
解民忧民困,让联络站变基层群众服务区,助力基层治理 按照“建设标准化、运行规范化、活动特色化”总体思路,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应有作用,彰显人大作为。 建阵地,织密“家站点”网络。确立“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实施步骤,按照进村(社区)、进园区、进景区、进商超、进学校、进窗口等六进原则,形成家站点“1+N+Y”三级网络体系,辐射全县208个选区,把联络站点建在一线、建在产业链、建在群众身边,建立代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常态化和为民服务便捷化,让群众可以随时找得到代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架起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洗马镇快岭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人大代表开通“人大代表在身边”微信二维码,将微信二维码张贴到所在选区村组湾显眼处,并在各选区村湾微信群转发,群众有难事或诉求,扫码就能向代表反映,代表“码”上回应,政府马上办事,真正拉近了代表与选民的距离。 创模式,突出“家站点”特色。探索“联络站+”特色模式,设立以农业代表、企业代表、职工代表等为主体的特色联络站点,在城市商圈、产业基地、市民之家等地设立代表服务岗,让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清泉镇工会联络站设立心灵加油室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巴河镇何岗村代表联络站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镇农技站、西洋河部分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等一起交流油菜、水稻种植经验,谋划各农业合作社联合发展。 重活动,规范“家站点”运行。建立“每月一次分组活动、每季度一次集中活动”机制和“三定”活动原则。定时,每月第二个星期二为固定活动时间;定点,保证每个联络站有固定地点接待群众;定人,接访日有代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非接待日有工作人员收集民意。推行“四访”活动方式,即定点接访、上门走访、微信联访、留言记访,以“常规活动+主题活动”“站内活动+出访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全覆盖”。 惠群众,发挥“家站点”功效。紧扣党委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健全“受理–分析–交办–督办–反馈”工作链条,将意见建议交由县人大常委会或乡镇人大主席团进行分类转办处理,促进解决一大批民生实事难题。汪岗镇汪家岗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16名人大代表实地调研谷开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特色米粉加工厂项目建设现场,代表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建设施工对周围的噪音影响后,积极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到周边农户进行走访,协调施工时间,联系镇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做好防尘措施,较好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