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让民意与民生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落地有声
2024年第1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张棋 刘硕 张利明 图/胡兴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秭归县人大常委会以民生实事项目全生命周期民主实践为依托,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共同谋项目、民主定项目、合力建项目、选民评项目、长效管项目”的闭环,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多元聚合民意,让需求与决策有效“对接”

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多元民意征集渠道,切实倾听民众意见,回应民需,准确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利益和面临的问题,使民生实事项目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

以代表走访为契机,广集民需。深入开展“三进三访三聚力”代表活动,通过集中调研、座谈交流、专题视察、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让人大代表在主动走访过程中深入知悉民意,广泛收集民需。

以村落夜话为平台,直抒民意。167个行政村被划分为2035个村落,在村落层面成立了党小组和理事会,组织开展村落夜话,为村民搭建了畅所欲言的平台。人大代表定期参加村落夜话,村民与代表面对面交流,直接表明需求。   

以网络媒介为渠道,反馈民愿。大力推行“双线”建设,在畅通线下民意征集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民意直通车”。如九畹溪镇在全省率先设置基层立法联系点二维码,群众使用手机扫码即可向政府反馈意见。此外,全县12个乡镇人大主席团和58个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均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967名人大代表也分别加入各选区的群众微信群,随时关注选民消息,及时收集选民意见。

 

分层决策项目,促民主与民生有效“融合” 

项目谋划需要充分关注民生,项目决策需要充分体现民主。通过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分层决策,让民主贯穿决策过程中,实现民主定项目。

建好项目库,明确民生重心。全县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将群众所需所盼的民生项目纳入储备库,并制定未来五年的项目清单,凡是纳入项目库和列入清单的项目,将逐年逐项落实。

划分微项目,群众自主决策。依据民生实事项目大小进行划分,将微小项目的决策权直接交给群众,由群众按照民主程序直接参与项目决策过程,使决定的项目更符合群众需求。具体而言,对于总投资400万元以下、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技术方案相对简单、建设内容较为单一的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由村级组织通过“两委”会商议,经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后,公开决议结果,拟定年度项目清单,由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项目法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形成年度项目计划。

单列大项目,由人大会议票决。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通过法定规范程序,将决策权交由人大代表,让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中做“选择题”,让人民群众间接参与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的决策。2023年2月3日,秭归县2023年十件重大民生实事项目首次经205名县人大代表票决出炉,最受群众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高票通过,票决结果得到广大群众认同。

 

织密监督网络,助精准与全面有机“统一”

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府部门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构筑精准监督体系,织密全面监督网络,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高效落实。

村组时时监督。村组是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前线”,通过制订值班表,将村干部、党员、村民等组成监督队伍,每天轮流到施工现场进行靠前监督、一线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如郭家坝镇罗家坪村的村民在日常排班监督民生道路的施工过程时,发现有70米的路段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立即向村委会反映,村委会随即与施工方沟通,并督促其返工整改。

人大视察监督。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按照就近就便监督的原则,由人大主席团成员与项目区域人大代表分别组成监督小组,分工联系、精准监督。代表小组通过视察调研、专项督办和综合评议,全程对工程进度、施工管理、项目质量、资金使用等开展日常监督,实现监督常态化。

合作验收监督。在工程项目完成后,为保证验收监督的专业性,组织人大代表会同财政、审计、住建等政府部门以及监理、设计等单位,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及其责任单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合作验收监督,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的高质量、高标准。

 

落实项目共管,从建设到维护形成“闭环”

通过代表示范、责任划分、积分激励等方式,形成人人尽心、人人尽责、人人尽力的项目长效共管格局。

人大代表引领示范。人大代表通过担任管水员、管路员等村落“两长八员”职务和村庄“管路协会”理事职务等方式,主动承担项目管护责任,带头示范,以实际行动引领群众参与项目管护。

管护责任划分到人。通过责任包干,对管护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将民生实事项目和公益设施运维落实到户到人,由村干部、人大代表和村民共同做好环境整治、公益管护等工作,改变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管护民生项目的良好局面。如通过责任划分,由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抓主干道,理事长维护村落支路,农户清扫门前小路,形成人人有责的共管局面。

积分激励措施到位。为了提高群众参与项目管护的积极性,秭归县探索出项目管护与积分管理相结合的创新实践,让积分制为项目管护赋能,用积分奖励持续激活群众管护动力。如沙镇溪镇梅坪村创新建立“公益积分管理”制度,通过“志愿服务+公益积分+兑换奖品”方式,激励干部和群众共同做好环境整治、设施维护、门前管理等公共事务。

 

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性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生实事项目全生命周期民主实践使党、国家和人民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确保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性。

供需对接,民生项目获认可。在充分征集民生需求的基础上民主决定的民生项目,精准对接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过去政府的“任务清单”转变为群众的“心愿清单”,进而成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赢得了人民群众对项目的认可。

利益关联,项目建设有合力。通过民生需求征集和人大代表票决,实现项目由民提、项目由民定,将“政府干什么”和“群众想什么”精准对接,以利益关联群众,实现项目合力建设。在梅家河乡龙王山村彭家岭村落屋场会上,村民梅爱平提出“我建议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每个农户筹一点,自家门前的小工自家承担,我自己愿意做施工员”。最终,彭家岭的“美丽村落”建设项目仅花费37万元,远低于70万元的工程预算,且质量得到了群众认可。

目标耦合,政府治理有效能。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民生实事项目全生命周期民主实践,以往政府单向助推的项目成为多方协同推进的目标,使得政府治理更有效。如两河口镇太坪村第十四村落杨家坡地带的柑橘运输困难,导致销售成本很高。在该村落的镇人大代表宋学莲倡议下,32户受益户自筹资金94260元,一条长0.62公里的致富产业路开工建设。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