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以法治力量守牢建设先行区的安全底线 ——省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工作综述
2023年第10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赵国栋 谭坤成 张宇维 图/本刊资料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分区分类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926日下午,在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的基础上,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聚焦安全生产开展专题询问。在观看了安全生产专项监督专题片后,10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专(工)委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分别就我省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应询、认真回答。此次专题询问“问”出了忧患和责任,“答”出了诚恳和担当,达到了查找不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预期目的。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和省委主张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省委制定了《湖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实施办法》《湖北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则》等政策文件,明确党委、政府及“关键少数”安全生产责任。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围绕中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就是依法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我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具体行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要求。生命重于泰山,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推动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筑牢生命安全“防火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以安全为前提,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今年我省经济呈现持续恢复、承压回升的良好态势,正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就是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专项监督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消除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助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先行区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推动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有效实施的现实要求。新修订的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新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等。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就是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聚焦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动真碰硬,客观公正地反映问题,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对策措施,督促和推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的刚性和实效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和专题询问工作,成立了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艳玲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并赴山西、河南考察学习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了解安全生产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征求社会公众、省人大代表、各市州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议,致函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委网信办、省信访局收集问题线索,召开相关行业领域省人大代表、实务专家座谈会,组织省应急管理厅等27个部门对照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的规定和省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进行自查,赴随州市、襄阳市调研安全生产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全面了解我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不足。

    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传导监督压力。召开专题会研究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专题片拍摄制作方案。聚焦重点行业领域,赴全省16个市州、直管市,37个县(市、区)进行明察暗访、实地拍摄,走访企业、化工园区、矿山、建筑工地、临水临崖公路等200多个点位,深入了解基层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7次专题审片会,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专题片《安全生产责任如山》,直观、真实反映我省安全生产总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为联组会议营造依法监督的氛围,也为专题询问提供生动铺垫。

    持续跟踪监督,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回头看”。把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报告、专题询问结合起来,形成“全链条”“组合式”监督模式,增强监督实效。2021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指出了检查发现的问题,并将审议意见连同执法检查报告交省政府研究处理。2022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在此次安全生产专项监督过程中,将部分问题整改事项列入监督对象,开展“回头看”,跟踪监督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依法履职监督,助力提升安全生产治理效能

    近年来,我省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省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下降,2022年全省实现“一无两降”:无重特大事故,事故总量大幅下降,较大事故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延续稳中向好态势,16月,全省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6.5%24.5%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落实党政同责,强化部门监管,落实企业主责,严格考核问责。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强化执法检查,严肃事故查处。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专项整治三年(20202022)行动,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落实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提升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聚焦危化品、非煤矿山、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工贸等领域,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救援体系,深化社会共治。

    但是,当前我省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举行联组会议开展专题询问,结合前期征求各方面意见、查阅各单位自查报告、调查研究的情况,对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增强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一失万无”的警醒和细致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巡查、约谈制度,进一步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三管三必须”,依法抓紧编制并公开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督促企业主体抓好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工作闭环,对国务院安委会检查和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真查真改、务求实效。

    三是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快构建务实管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将安全关口前移。扎实开展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杜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走过场、日常监管执法宽松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搞形式等不良现象。

    四是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要持续倾斜力量,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对基层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政策解读,组建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提升执法监管专业化水平。创新工作评价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坚持智慧赋能、科技兴安,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智能化无人战略。

    五是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五进”活动,利用“安全生产月”“安康杯”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公众防范事故和应急自救能力,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

    六是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要按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及我省有关要求,建立完善联席会议、事故通报及处理跟踪、人员互派与联合调查等合作协调机制,形成打击违法犯罪齐抓共管的合力,防止以罚代刑、有罪不究、降格处理,发挥好刑事司法的惩戒、震慑、预防功能,倒逼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任何时候不能轻言根本好转,任何时候不能轻言成效显著,任何时候不能轻言到位。省人大常委会将按照监督工作的相关规定,做好审议意见处理、跟踪督办等“下半篇文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法治化水平,守牢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