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十堰市人大机关倾情“共同缔造”—— 见证公平村的华丽蝶变
2023年第5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刘永 李小锐 刘江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和风拂面。沿着346国道拐进竹山县宝丰镇公平村,湖北创亿家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走出工厂,宽敞整洁的村道两旁,新芽竞绿的菜畦、错落有致的村舍、干净整洁的庭院,和美乡村的画卷令人沉醉;老官寨半山腰上竞相绽放的300余亩桃花灿若云霞,寻花而至的游客或拍照留念或嬉戏,尽享美好时光。

公平村由原公平村与老官寨村合并而成,5个村民小组、607户、1838人,是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乡村振兴联系村、“共同缔造”试点村。“试点以来,我们把‘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融入和美乡村建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干。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心气越来越顺、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过越红火。”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机关驻村第一书记余茂勤说。

快递送上了老官寨

家住公平村海拔最高、最偏远的老官寨山顶的朱玉梅老人,儿子长年在外务工,孙子在镇上读初中。去年930日,村里新修的水泥路延伸到了家门口。“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大喜事,以后孙子上学再也不用踩泥巴路了。”朱玉梅逢人便夸。

余茂勤介绍,公平村左邻工业园,右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龙井村,但村基础设施条件却很落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次到公平村时,村里只有一条通到老官寨的断头路,车子进了公平村,就像进了‘布袋阵’,想去眼前的龙井村,只能原路返回绕远路,村里的自来水时断时续、电压忽高忽低,群众意见大得很。”

“水路电的问题都很糟心,当务之急应该先把断头路给打通。”在驻村工作队组织召开的村“两委”、村民代表议事会上,年近七旬的老党员李元喜提出建议,获得一致赞同。

说干就干,规划、设计、筹资、施工,老人妇女端茶送水,青壮劳力出工出力……2022年国庆节前夕,宽4.5米、长3.2公里的断头路全面铺通,朱玉梅一家成了最大受益者:“以前孙子上学只能步行,现在路通车通方便多了,就连儿子寄回来的快递,都是直接送到家门口。”

采访中,朱玉梅还拉着我们的手,看她家新修的大晒场、清澈的自来水、春节时新安装的空调。“水压低、电压不稳两件事儿,去年也都解决了,现在水龙头一开哗哗响,遥控器一按暖风吹!”朱玉梅老人自得的语气里,有着按捺不住的满意。

水电路问题解决了,来老官寨桃花园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桃树,到桃园里剪枝除草,游客来的时候卖点土特产,都能挣到钱。”朱玉梅说。今年老官寨桃花节开幕后,公平村的人气一下火了起来,路上车水马龙,树下游人如织,农家客栈里顾客盈门,村口小卖部生意比往年旺了好几倍。

“撂荒地”派上大用场

与竹山县卫浴产业园一墙之隔,公平村10亩撂荒多年的集体建设用地,这几年行情越来越俏。

“在这儿建20栋公寓楼出租,一年村集体可收租金30多万元呢。”部分村干部打起了“小算盘”。

“建公寓楼不如建车间,车间开张了,我们就能就近打工挣钱了。”村干部的“小算盘”刚开始打出,就遭到了村民代表张炎的反对。母亲瘫痪在床、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董翠云直接找村干部提建议:“要是村里的车间真建起来,我就既能在家门口上班,又能照看家人了。”

村集体的事儿,村民来商量。去年2月的村民代表大会上,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鼓励大家就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立项问题“敞开了说”。大家也不客气,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建车间”的一致意见。

“没想到村委会的方案被村民代表大会给否决了,这在我们村还是第一次。”提及去年初的这次会议,镇人大代表、公平村副主任吕猛记忆犹新。

立项问题解决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不到半年时间,5000多平方米的乡村振兴车间拔地而起,并很快引进创亿家公司到村里租赁车间办工厂。202210月公司投产,张炎小俩口先后进入公司当技术工,目前2人月收入超过了10000元;在公司从事装配工作的董翠云,月收入虽然不足3000元,但她说:“我现在挣钱顾家两不误,已经很知足了。”

再次见到吕猛,他扳着手指头笑眯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有90多名村民在创亿家务工,1个月就能挣三四十万元,我们干事出主意,真是要多算算民生账!”

先从我家开始改

张家湾是公平村的一个小村落,住有1872人,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但大多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却让人直摆头。“鸡鸭遍地走、垃圾随处丢、污水到处流……看到这个‘怪裸相’(方言:难看的样子),都不想回老家!”在深圳务工的张俊对家乡脏乱差环境十分反感。

可是202210月,村里决定启动张家湾片区人居环境改造工程,规划方案一公布,反对声一片。

“把我家柴草棚子拆了,柴火、农具放哪儿?”“改厕改圈还得自己出钱?我不出!”“房后那块地是我家的自留地,叫我让出来建花园,门儿都没有!”……

不商量或者商量不够,很难把事情办成办好。村干部和群众僵持了好几天,也没有一户愿意带头先改。

村里这次没有硬着头皮上。几名人大代表决定,成立一个代表小组,白天请村民一起学政策,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慢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逐步化解群众的怨气。“还真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朱勇说,后来群众情绪有所缓和,提议外出看看再说,村里就组织20多名村民代表,到周边的龙井村学习参观,让大家亲身感受人居环境改造后的大变化。

“要是都改成龙井村那样的,我情愿把柴草棚给拆了。”“有没有效果图?有没有具体改造方案?”……学习参观回来,18户村民第一次围到一起,讨论改造设计方案。

“入户路每户自筹最高不超过1875元,改厕改圈的一次性补贴2000元……总体来说,就是住家户出工出力、筹小部分钱,剩下的由村集体负担。”市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李艳华一席话,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专程从深圳赶回来的小伙子张俊率先站出来:“这事要的!先从我家开始改。”拆棚子、改栏圈,整院子、栽苗子,张俊带着家人,和几个人大代表、施工队一起商定改造方案,出工出力参与改造,经过十几天忙绿,入户路、全封闭猪栏和卫生厕所建好了,柴草杂物码放整齐了,造型优美的花池植上新绿……“房前屋后新崭崭、亮堂堂,咋看咋美!”张俊年逾六旬的父母笑得合不拢嘴。

看到张俊家的改造效果,左邻右舍的叔伯都改变了主意。张俊二伯张道仁紧忙着清理杂物、清扫檐沟、平整路基,当初抵触情绪最大的张道成争抢着找村干部和施工队负责人,商量改造方案、测算费用、催促施工。3个月时间不到,张家湾片区改造全部完成。李远林等3户村民,还主动让出房后的2亩自留山地,让施工队在上面建了一个小花园。“地荒着也没啥用,让出来给大家建个花园挺好的,看着心情都舒畅。”一向豁达的李远林说。

一湾带一片,一片带全村。320日,公平村第二批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启动,70户的计划,主动报名户数超过了200户。“村里的事情,以前是村两委一手包办,干部干、群众看,提意见、闹矛盾的还有一大堆;现在我们把投票权都交给群众,干啥事先跟群众商量好,一起定、共同干,工作上顺手多了。”李艳华感慨万千。在和村民携手共建幸福家园的过程中,村干部们也找到了做好工作的制胜法宝。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