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强化“一二三四” 画好最大同心圆 ——省人大常委会“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2022年第4期 —— 调查研究 作者:文/钟源

    “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是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旨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有效载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活动方式,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奏响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旋律,书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促进了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一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民族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目标,活动紧紧围绕省委决策部署和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进一步强调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确定活动主题,拟定实施方案,重点聚焦民族政策落实、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不断深化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提升活动水平,为推动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注重突出“两个导向”

    “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扎实树牢“两个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注重务实导向。作风就是旗帜,就是形象,就是战斗力。活动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强化务实导向,做到精准发力,客观反映最真实的现状,使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真正落实到解决突出问题、加快地区发展、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来。2020年聚焦全省37个民族村精准脱贫,5个调研组分赴全省所有民族村就贯彻落实《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以及少数民族村精准脱贫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促进了少数民族村精准脱贫和振兴发展。

    注重效果导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的关键在于造福各族群众,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就决定了活动开展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2018年聚焦12个民族乡(镇)精准扶贫,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看档案资料和入户调研等方式,详细了解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情况,以及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群众意见建议等,推动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为进一步缩小我省民族乡村与其他地方的发展差距,支持民族乡村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抓好“三个结合”

    “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由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活动开展中,将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贯穿活动始终,聚焦突出问题,寻求破解良策,全力推动工作落实落细,效果明显。

    坚持与立法工作相结合。积极发挥立法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以法治助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意识,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和审批前论证评估,加强提前参与、统筹协调和审查把关,协助常委会审议批准“一州两县”报批法规、指导“一州两县”开展法规清理、科学编制立法计划和规划,力求以高质量立法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一州两县”地方性法规3件、单行条例6件及法规性决定6件。

    坚持与监督工作相结合。以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为抓手,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欠账问题、生态保护和补偿问题、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公共服务完善问题、集中连片和精准扶贫问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等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既重事前谋划,更重跟踪监督,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以监督实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对代表提出的《关于清江库区养殖网箱清理取缔后支持渔民转型发展的建议》进行了跟踪督办,提出督办意见。各办理单位高度重视,从省级现代绿色农业专项资金中专门划拨长阳自治县130万元,用于鱼池改造升级、苗种升级和特色养殖,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000万元打包使用,扶持渔民转型发展等,解除了上岸渔民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坚持与调研工作相结合。紧紧抓住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使调研主题始终贴近全省工作大局、贴近民族地区发展实际、贴近群众民生需求。近年来,通过实地调研,形成了《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关于我省“一州两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搬迁户留得住的调查思考与对策》等理论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参考。其中,《湖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和充分肯定。

 

切实做到“四个重在”

    只有将工作发力于行动,推动具体目标的实现,才能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汇聚强大力量。

    重在为民。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诚恳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带着感情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2020年,长阳、五峰等7个民族县(市)退出贫困县,全省民族地区十县(市)全部脱贫摘帽,110万人脱贫销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和全面小康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

    重在引导。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平台,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督促相关部门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体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五峰县在广泛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合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县幸福小学被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栗子坪村等被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重在持续。十年磨一剑,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已经开展10年,始终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使命,职能职责向主线优化,工作举措向主线聚焦,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以更高站位、更强自觉、更大担当,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自2007年省委省政府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以来,“一州两县”积极对接“616”对口支援工程项目,在省牵头领导和各支援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倾情支持下,一大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项目纷纷启动。15载倾心帮扶,15载深情厚谊,依托“616”平台,铁路通了,高速来了,水路畅了,用电改善了,用水更安全了,产业发展了,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重在提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活动,始终把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摆在首位,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贯穿民族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武装头脑、提升修养、指导工作。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民族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坚决推动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湖北落实落地,切实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