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关于加强大数据 应用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建议
2021年第2期 —— 代表天地 作者:省人大代表 叶小缅 韦翼鸿

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在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且呈不断加强趋势。目前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已积累了相应的技术基础,政策、机制层面也在不断完善。市级层面大数据中心的建立为统筹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大数据在我国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快探索与推进。

 存在问题:底层的数据库建设尚不完备。各级政府、各个领域及行业条线、各种应用的数据较为分散,不同维度之间的数据整合需要强有力的机构和专业性的顶层设计。  

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尚不健全。对数据开放的分类、脱敏、加工等环节还处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对数据开放的意识和技术手段还处于起步阶段。  

数据分析和应用的主体多元,民间为主、公共部门相对比例较低。利用数据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尚不健全,数据在电子政务之外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的应用尚不充分。 

建议:整合不同尺度的数据。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和社会治理数据,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数据整合。比如生态和气象,针对是全市甚至华东区域尺度的数据,交通和建筑群,更多是针对区级尺度的数据,街镇的网格办,更多是针对社区、街道的尺度,不同尺度的数据分散在不同层级部门,可以通过数据文件格式和接口的标准化、优化数据检索和界面可视化来加强整合。 

整合不同领域的数据。目前各部门、机构分别建设和维护数据库的现象比较普遍,数据条块分割比较明显。比如城市规划、交通、气候环境、公共安全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但是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目前武汉市的数据中心开放了2100多个各类测绘数据和社会数据,都是以单列方式提供,条线和行业数据之间的信息孤岛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不同领域之间的数据需要加强整合共享。 

整合不同主体采集的数据。除政府部门权威性和全局性的公共数据之外,还有企业在数字产品、智慧城市和物联网项目中积累的商业和用户数据、高校在科研过程中积累的调研和实验数据等。这些数据只有在地区大数据中心才有整合的力量,通过激励或交互机制,把散落在民间的有价值的数据整合到市级基础数据库当中。 

在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隐私的前提下,依申请公开,有序面向社会主体进行数据开放和交互。同步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层面的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探索主动公开模式:针对某个领域数据脱密和加工后,主动开放该领域数据,并征集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的、针对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数据竞赛或是方案设计的形式问计于民,调动社会力量求解社会治理中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