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借力东风挂云帆 ——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2020年第8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楚仁 但龙 张祯 图/柳岸 允桐

“有时因拖欠税款、发票不规范、罚款缴纳不及时等行为受到一般行政处罚,纠错整改后发现仍被列入黑名单,未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市场隐性壁垒仍然不少,‘准入不准营’现象客观存在。如何进一步清理压减许可事项,推动实现‘准入’与‘准营同步?”“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未能严格区分涉案财产和合法财产、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当事人财产和案外人财产等情形,存在超范围、超数额查封、扣押、冻结和执行财产问题。”……

722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联组会议,对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首次进行专题询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游劝荣、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晋,及省发改委、省政务管理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人认真应答。当面对锣、不敲边鼓,一问一答之间,问题、原因、对策逐渐清晰,共识在凝聚。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到会应询听取意见,并代表省政府发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主持会议,副主任梁伟年、周洪宇、刘晓鸣、胡志强,秘书长王亚平出席会议。

 

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 回应百姓关切期盼

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当前应对疫后经济发展困难,应对国际大变局带来的士气重振的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湖北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应对这样的冲击,挑战更大,任务更重。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取得更大实效?疫后重振、推动高质量发展答卷如何书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无疑是重要突破口。对于湖北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举全省之力打一场营商环境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把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湖北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意义重大而深远。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种形式。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有关议案和专项工作报告时,组成人员有权向“一府两院”负责人提出询问。专题询问则是询问的衍生与拓展,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专题询问已成为地方人大常委会一种重要监督方式。

根据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关于2020年上半年工作暨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省人大常委会将这项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常委会党组专门向省委作了报告,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和方法步骤。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勇亲自审定专题询问方案,提出明确要求。为了问准,真正反映人民群众关切,主任会议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围绕各自分工,带队到各地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集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和人大代表的意见,收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6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0多个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就专题询问有关事项进行动员部署。省“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主动找问题、查不足、拿举措,积极做好应询工作。黄楚平多次主持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执法与工作力度,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自检自查,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重要进展,阶段性成效明显。

 

询问直奔主题切中要害 答必所问不回避不推诿

722日,省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询问正式举行,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为推进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履行人大法定职责和使命担当。

敢于监督,不怕红脸,不怕得罪人,这是一场不留情面的对话。提问人泼辣发问,答问人虚心坦诚,直面问题,一一回应。

“不少市场主体反映,有时因拖欠税款、发票不规范、罚款缴纳不及时等行为受到一般行政处罚,纠错整改后发现仍被列入黑名单,未及时进行信用修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副主任委员陈金刚率先提问,开门见山,直指失信“黑名单”被滥用现象。

“拖欠税款、缴纳罚款不及时,是一般失信行为,可以修复。” 省发改委副主任谢高波作答,他表示,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畅通信用修复渠道,通过点对点提醒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只要企业提出,保证3天内审核完成。

“如何做大做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放大中小微企业贷款杠杆倍数?”“能否借鉴宜昌经验,尽快建立全省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卜江戎接过话筒,一下抛出两个问题。

“建设好政府性担保公司,增加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数量,抓好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保证金补贴、保费奖补‘四补机制’的落实。宜昌大数据平台是我局试点‘金融+互联网+政务数据’模式的样板,还要在其他市州推广、建设。”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段银弟回答。

“全省金融大数据服务平台到底什么时候能建立,有没有时间表?”段银弟话音刚落,卜江戎提高声调追问。“已经立项,明年可以运行。”段银弟肯定作答。

追问让现场气氛加温,严肃紧张。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也是呵护营商环境的重要法宝。2018年以来,全省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

“从近期调研发现,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执法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未能严格区分涉案财产和合法财产、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当事人财产和案外人财产等情形,存在超范围、超数额查封、扣押、冻结和执行财产问题。”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杨超加重语调,就此问题向参加专题询问的游劝荣提问。

“这个问题全面反映了我省各级法院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游劝荣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财产评估机制不合理等客观原因,更有认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省高院党组将抓好学习和提高认识,让服务企业成为一种自觉;抓好涉企案件影响评估等制度执行,尽量把司法办案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抓好督查落实,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用一个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判决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

2016年制定“鄂检十条”、开展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专项工作开始,我省检察机关一直把企业家反映比较集中的违法立案、插手经济纠纷、久押不决等问题纳入重点监督范围。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人民检察院近期部署开展了“涉市场主体控告和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专项活动。

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姜蕾说,有地方工商联的同志和民营企业家反映,有的执法司法人员对罪与非罪的界限把握不准,将经济案件作为刑事案件办理,还有个别的故意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请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姜蕾向到会应询的王晋提问。

“在此前的服务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司法办案百分之一的错误,对涉案市场主体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王晋说,检察机关将进一步事前把好侦查监督关,减少执法司法中的不确定性,努力在源头上做好防范;事中把好办案审查关,贯彻“少捕慎诉”理念,不轻易定罪,防止把将经济纠纷作为刑事案件,“带病”进入下个诉讼环节;事后把好错案补救关,对企业家申诉的案件,第一时间指定专人办理,同时依法立案查处对故意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构成犯罪的司法人员,努力让市场主体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众多‘信息孤岛’影响了‘一网通办’,如何加快推动全省政务系统互联互通互享,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准入不准营’,市场隐性壁垒仍不少,如何推动实现准入与准营同步?”……

彭开军、金鑫、彭斌、赵立新、陈春芳、申祖武、蔡红英等相继发问。

“今年计划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监管,清单之内‘一网通办’‘一网通管’。”“将在自贸区实行的‘证照分离’改革覆盖到全省,方案已上报省政府,正在征求市州和省直部门意见。”……

省政务管理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

2个小时时间里,11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专(工)委组成人员,先后就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信用体系建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犀利提问,直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短板。相关负责人认真应询,客观回答,实事求是。有提问,有回应,有介绍,有分析,有说明。事关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大局,事关老百姓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使营商环境成为湖北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成为问者与答者的共同心声。

        

始于“问”不止于“答” 监督整改永远在路上

专题询问会场,摄像机、照相机、录音器,各种采访器材“大马力”运转,客观、真实纪录这一人大依法监督庄严过程……问题追踪全过程,不解决誓不罢休的态度,是对湖北营商环境发展的负责,也是在强化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问”“答”之间,疑问在询问中化解,共识在互动中凝聚。不知不觉时针达2个小时,大家意犹未尽。

询问回答过程结束后,黄楚平代表省政府在专题询问会上发言。他表示,省政府及各部门将以专题询问为契机,着眼于目标、系统、效能、减负、信用、服务“六个升级”,对标国内标杆地区和世行评价标准,加强创新性政策供给;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促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提质增效;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实,实现我省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使湖北成为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现代治理的“样板”。

王建鸣主持会议时说,这次专题询问会开得很好,很顺利,也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询问人所提的问题针对性很强,直指要害。应询人回答问题实事求是,措施具体可行。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确保专题询问取得成效。他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当前湖北打赢疫后重振、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此次专题询问事先经过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现场问答严肃认真,聚焦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加强监督、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目的。”王玲作总结时说,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抓好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注重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为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省人大常委会将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的“下篇”文章,根据询问形成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转交“一府两院”处理,并跟踪督办,推动问题真正解决,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

相关链接  

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创新实践

20106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审议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人大询问权因专题询问这个耳目一新的监督形式而一鸣惊人。

1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聚焦了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发展历程和创新实践如何?    

20109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省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省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回答询问,这是省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来第一次开展专题询问。

20119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展专题询问,并首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进行了网络直播,开创了省级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同步直播的先河。

2014年,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加大专题询问力度,组织了3次专题询问。 5 27 日,第九次会议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展开专题询问,17 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副省长甘荣坤代表省政府发言。9 24 日,第十一次会议就湖泊保护条例的实施情况展开专题询问。省发改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等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会应询,副省长梁惠玲代表省政府作表态发言。1127日,第十二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就完善体制机制和加强审计整改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51125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副省长郭生练与省教育厅、人社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2020722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游劝荣、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晋,省发改委、政务管理办公室、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应询。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到会听取意见,并代表省政府发言。

10年间,专题询问工作不断探索改进,彰显出省人大常委会问大事、询大局,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体现了紧扣社会热点难点,着力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为本的情怀。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