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关于建设“智慧长江” 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19年第6期 —— 代表天地 作者:

建议人:范秉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湖北通信服务公司总经理)

  案由: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生态保护地位重要、任务艰巨。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省市、21%的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沿岸产业体系相对完备、交通网密集、人才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世界级内河经济带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长江流域沿岸省市积极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航运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

  信息化是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要求,也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目前,一些国家部委机构(如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部分沿岸城市已提出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长江”的相关举措。总的来看,长江流域信息产业布局相对完备,网络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具备打造世界级智慧内河的有利条件。为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信息化建设,促进长江流域资源开放共享,有效推动“四化”融合发展,建议进一步整合“智慧长江”概念,围绕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产业转型等发展重点,深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长江经济带的应用力度,促进沿岸省市之间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产业资源转移合作,打造世界领先的智慧内河品牌。

  建议:一、运用物联网技术完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物联网等信息化新技术与环保监管的深度结合,正在生态保护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涉及环保、林业、国土、交通、电力、水利等多个部门,工作协调异常复杂。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协同管理,建议依托各地的环保信息化等相关系统,在武汉市建设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监管中心,统一协调全流域的生态监控和保护工作。一是加快物联网传感节点建设,逐步实现对长江流域的水源地、河道、岸线以及农林水土等地理信息敏感节点的全面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不留死角。二是以可视化形式实时呈现长江全流域生态保护数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分析、实时预警,实现长江生态保护的智慧决策。三是建立沿岸各省市生态监控数据信息的统一标准,促进各地信息开放共享,并以适当形式向公众公开,提升长江生态保护的透明度。

  二、探索智慧航运建设,提升长江水道的航运利用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航效率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建议交通等部门积极探索长江流域智慧航运系统建设,逐步提升长江航运的通航效率和安全水平。一是积极提升港口码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水公空铁运输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各交通系统的航程设置,提升客货中转效率,推动联程联运规模扩大。二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对船舶、河道的实时监测,同时依托重庆、武汉、上海三个核心城市分别在上、中、下游设置长江航运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提升长江航运的安全保障能力。

  三、加强跨省市信息交流,运用高带宽通信能力推动优质服务资源的全流域复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长江上中下游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仍较为突出,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不够平衡,各地人民群众享受的公共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近年来4G和有线宽带网络的不断普及,长江流域的信息基础设施进步比较明显,运用高带宽网络能力推动发达地区的优质服务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共享复用,已经成为快速弥合区域发展差异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建议相关部委聚焦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建立长江流域优质服务资源的共享平台,借助远程视频通信、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从长江中下游向中上游地区、从核心城市向城镇农村辐射,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同时通过试点探索形成标准化经验体系,并进一步向全国范围推广。

  四、推动长江流域成为我国5G研究、建设、发展的引领示范区。当前5G已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长江流域的信息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产业比较完备,居民消费能力相对较高,具备全产业链发展5G的有利条件。国家工信部目前确定的55G规模试验城市,就有4个落在长江经济带(上海、苏州、杭州、武汉)。因此,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把5G产业作为“智慧长江”品牌的一个主要亮点,鼓励长江沿岸省市先行先试,协调布局,把长江流域打造成世界级的5G产业示范区。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