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关于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 政策和技术支持力度的建议
2018年第11期 —— 代表天地 作者:

建议人:丁亚琳等(省人大代表、襄阳市副市长)

案由: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虽然各地市州在秸秆禁烧上取得较大成绩,但秸秆禁烧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还有诸多环节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加强,特别是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少,未能根本解决秸秆出路的问题仍较突出,如果问题解决不好,秸秆禁烧工作就无法持续深入下去,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

一是焚烧秸秆现象仍时有发生。以襄阳为例,3年来,襄阳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战斗在秸秆禁烧的第一线,巡查时不分昼夜、关键点严防死守,搭建田间值守帐篷、组建摩托车巡查宣传队、瞭望高台昼夜值守等。但是长时段、高强度的巡查监管毕竟难以常年持久坚持,秸秆禁烧还没有真正成为种植户的自觉行为,甚至有不理解或者消极抵制偷偷焚烧秸秆的现象,还有少数钉子户、“冒尖户”顶风焚烧秸秆,非农作物收割时段错峰焚烧也时有发生,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秸秆无暂存或者存放空间。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的提高,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没有多余的空间存放农作物秸秆,部分暂未得到利用或妥善处置的农作物秸秆未及时清运离田,有的散落或堆放在路边、沟渠边,既存在严重的焚烧隐患,又影响了交通,还增加了看管负担,遇有大规模降雨很可能导致秸秆冲刷入河道,从而对流域内河道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多。秸秆综合利用鼓励政策出台较少,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秸秆利用的各个环节往往无利可图,农户、经纪人和秸秆利用企业三方积极性调动不起来,高效秸秆收集体系亟待完善、专业化储运网络亟待建立、利用渠道亟待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路问题。

四是秸秆利用的技术指导不够。农业、农机、农技等部门在秸秆还田方面的技术指导不够,还田后的快速腐熟、深耕埋茬工作跟进不及时,而土地所能容纳秸秆的量也不是无限的,秸秆还田短期内对土壤保湿性能、种子扎土生根的负面影响尚未得到系统、妥善解决,种植户对秸秆常年大量粉碎还田仍存顾虑。

建议:一是坚持规划引导。把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积极开展秸秆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秸秆资源情况和利用现状,编制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合理确定秸秆用作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的发展目标,统筹考虑综合利用产业和项目布局。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和引导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结合全省实际,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和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给各类综合利用主体以资金、贴息、税收、信贷、土地、价格等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支持,进一步调动各级人民政府、企业、园区以及社会各界推进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的积极性。秸秆运输车辆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过路过桥费用,解决秸秆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促进集“贮—运—用”有机结合的市场化、网络化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的建立健全。

三是提供技术指导。组织省级农业、农技部门做好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为企业、种植户综合利用秸秆提供服务。科学制定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活动,提高技术应用效果,通过创新作业服务机制,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业队伍以及收储利用队伍,拓展综合利用规模。开展秸秆化作有机肥提质增效试验,探索将秸秆粉碎后,通过混合发酵后制成成品有机肥。加强秸秆还田方面的技术指导,改进先进的农机具,最大限度地降低秸秆还田短期内对土壤保湿性能、种子扎土生根的负面影响。

四是培植规模企业。扶持发展一批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努力提高全省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积极发展以水稻、小麦等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在全省大力发展秸秆育苗、苗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生产企业,引导和带动基料产业发展。积极推广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炭化等能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全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大力发展秸秆板材、秸秆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努力培植一批上规模的龙头企业。

五是推行秸秆转移。许多地区因超载放牧,大部分牧场都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草原面积锐减,草原生态遭到破坏。而秸秆本身就是优良的牧草,尝试建立省际秸秆利用桥梁,统一将湖北的秸秆打捆运往拥有大牧场的地区,既充分利用了秸秆,又解决了草原的饲料来源,避免因过度放牧加速草原的退化。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