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呵护城市绿肺——孝感市人大常委会监督“两湖”保护工作纪实
2014年第3期 —— 监督广角 作者:◆ 文•图/李高林 陈应明 王郑黄

随着孝感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曾经偏居一隅的王母湖、野猪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生态绿核、城市绿肺,成为建设水乡园林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石。2013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乘《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制定的强劲东风,不懈监督“两湖”环境保护工作,依法作出关于加强王母湖、野猪湖保护工作的决议,城市绿肺正唤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代表疾呼:保护“两湖”正当时

  王母湖、野猪湖、童家湖犹如天上散落的明珠镶嵌在澴川大地。近年来,随着城市东扩南进,“三湖”已成为正在规划建设的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湖北苏州”和建设“魅力孝感”的资源基础,新一轮孝感城市总体规划将“三湖”区域定位为城市生态绿核,是未来的“城中湖”。按照《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和去年全省公布的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要求,均作为重点湖泊位列其中,尤其是王母湖、野猪湖属全省尚未开发的少数湖泊之一,对其实施保护意义更大。

  当地百姓清楚记得,当年走近“两湖”,领略“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壮美,欣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诗意,感受“鱼美稻梁肥”的丰饶。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频繁的人类生产生活行为,给“两湖”环境带来日益严重的创伤。湖泊面积不断萎缩,湖底淤积严重;水质变差,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防护设施欠缺,灾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退化;湖泊整治投入不足,管理效能亟待提高。

  野猪湖畔,64岁的北泾嘴村村民丁宏灿说:“过去湖阔望不到边,水清能直饮,现在湖面萎缩,湖水时清时浊。”王母湖养殖场党支部书记黄存进介绍:“王母湖是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现在淤塞严重,急需清淤扩容。”市人大代表邹红疾呼:“孝感要建成水乡园林宜居城市,‘两湖’保护刻不容缓、正当其时。”市人大代表李京喜呼吁,保护不可多得的“两湖”环境,保护镶嵌在澴川大地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建设绿草碧水的魅力孝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大“亮剑”:保护“两湖”动真格

  自然的呼唤,群众的期盼,代表的疾呼,发展的愿景,无不传递着一个理念: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无不凝聚着一个共识:保护湖泊,就是呵护城市晶莹剔透的眼睛!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保护助推生态文明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鉴此,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把“二湖”保护工作提上人大议事日程,作为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重点,作为落实孝感市委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2013年新春伊始,为摸清实情,市人大常委会组织3个专班走村串户,直接听取湖区群众意见。在对130多户村民的调查中,听到了群众振聋发聩的声音。保护“两湖”刻不容缓!市人大常委会顺应民意,抢抓“两湖”还没有全面开发破坏的黄金保护期,及时作出深得人心的决定,把保护“两湖”生态作为本届常委会工作重点,“两湖”保护大幕就此拉开。

  市人大常委会夯实力量组建专班,及时制定“两湖”保护工作方案,成立以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和农村委负责人为副组长,规划、水利、环保等11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动“两湖”保护工作。抽调5名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配合开展日常工作。

  为探寻科学保护湖泊的有效路径,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上情、外情、内情“三情结合”、“三路取经”。对全国湖泊保护治理法律法规、先进经验考察学习吸收;学习了解省水勘院、武汉市、黄石市等地治湖经验;开展大量文献资料学习调研,为立足孝感市情、开辟“两湖”保护新路径奠定坚实基础。20135月、9月,市人大常委会先后2次组织部分驻孝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60余人,对“两湖”进行视察,广泛听取渔场职工、沿湖村民意见,收集建议68条,切实把准“两湖”保护命脉,为人大科学作出决议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20133月至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了为期9个多月的“两湖”生态保护调研论证,群策群力“诊湖”。先后主持召开协调座谈会8次,加强协调督办,专题研究重大问题,36名组成人员提出具体意见70余条;先后11次到孝南区、临空区,水利、规划、环保等20多个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对涉及“两湖”的经济社会资料、水利水文数据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分析整理;先后3次开展“两湖”保护规划制定跟踪督办。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知名专家团队,按照“一湖一策、一湖一景”的原则,对“两湖”“四线一保护”进行论证研究。在反复征求驻孝全国、省人大代表和部分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湖区群众等多方意见的基础上,五易其稿,“两湖”保护论证报告及多媒体专题片正式出炉。2013926日,在9个多月调研论证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湖”保护情况报告,并邀请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专家,对论证报告进行最终评审,获得一致通过。

  20131113日,《关于加强王母湖、野猪湖保护工作的决议》正式提交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获全票通过,孝感发展史上第一个湖泊保护法定性文件正式诞生,通过“四线一保护”法定性决定,开启了孝感湖泊保护的新纪元。“两湖”保护正式进入市委决策层面,纳入政府全面实施的快车道。水域蓝线——以“两湖”设定的24.5米洪水位为基线向外延伸50米,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防洪、改善水环境、生态保护等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环湖林带绿线——蓝线以外不少于150米,控制区内只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道路建设。滨湖建设红线——绿线以外,建设项目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湖泊保护要求。湖岸建筑空间轮廓天际线——根据建筑离湖岸的距离,由近到远呈现由低到高的轮廓格局,整体高度连线以湖泊绿线为基点,上扬角度大体控制在30度,实现空间景观效果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保护水环境——通过严格实施“两湖”保护规划,实现保面(容)积、保水质、保功能、保生态、保可持续利用的“五保”目标。实现“四线一保护”,必须“四措并举”,退田、退渔还湖。还湖17000亩以上,“两湖”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以上,扩大11平方公里,增加27%。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从严控制“两湖”区域开发强度,提高产业环保准入门槛,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采取实物桩和电子桩并存的方式界定湖泊保护边线,保护湖泊岸线形态完整。

政府落实:多管齐下还碧水

  从市人大常委会关注“两湖”保护开始,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展开护湖行动。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王母湖、野猪湖保护工作的决议当月,分管副市长带队实地调研“两湖”保护工作,强调要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决议要求,落实保护措施,扎实推进“两湖”保护工作。随后,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落实决议的情况汇报,明确提出,“两湖”是建设水乡园林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石和生态景观关键要素,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加强“两湖”乃至全市湖泊生态建设。随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王母湖、野猪湖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两湖”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27日马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湖泊保护工作,成立湖泊保护监管机构,开展“两湖”保护勘界立桩工作,明确保护范围,“两湖”保护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一是成立机构。建立湖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下达“两湖”保护工作任务;审议涉湖规划,督查落实;设立总湖长、湖长、湖段长。二是明确责任。明确水产、环保、农业、渔业、规划等部门和孝南区政府职责,要求严格执行“两湖”专项保护规划、工作方案,确保“两湖”保护工作无盲点。三是健全机制。建立投入机制,市区两级政府将湖泊保护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部门预算,市政府对涉及“两湖”保护的工程建设经费进行补贴,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湖泊保护。建立联动机制,市政府督办室会同相关部门对“两湖”保护进行检查督办,实行联动。建立考核机制。将湖泊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问责力度。四是下发禁令。禁止围湖造田、围湖养殖等缩小湖泊水面的行为;禁止新上项目向“两湖”排放氮、磷等污染物;禁止在“两湖”流域内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禁止在“两湖”最高水位线外1公里范围内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五是从严惩治。严格执行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省湖泊保护条例,依法从重处罚数起恶意排污行为,责令停产停建一批未批先建、擅自投产的建设项目,关闭淘汰多家治理无望和产能落后的企业。

  人大“铁腕”监督,政府“重拳”出击,王母湖、野猪湖水在变清,草在变绿,生物在增多……湖景越来越靓丽、生态越来越和谐,城市绿肺逐渐“绽开笑颜”,群众拍手称快。

       “两湖”保护任重道远。今年底,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专题询问,继续“问”湖;开展代表再视察、再调研,继续“看”湖;开展跟踪监督决议落实情况,继续“护”湖,真正为孝感人民圆上保护“母亲湖”之梦,留“两湖”清碧,铸千秋丰碑。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