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关于加快湖北中型灌区 节水配套改造步伐的建议
2017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苏晓云

建议人:苏晓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

案由:湖北省是农业大省、水利大省,又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省份。建国以来,我省陆续建成了542处中型灌区,成为全省灌溉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输水动脉”的关键作用,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是灌溉面积广。我省共有大中小型灌区近1.4万处,设计灌溉总面积5100万亩。其中,1万亩(含)~30万亩的中型灌区542处(重点中型灌区185处、一般中型灌区357处),灌溉面积2420万亩,中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占灌区总面积的47.5%,在全省灌溉体系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二是粮食产能大。542处中型灌区中,约82%集中在江汉平原及丘陵岗地等粮食主产区,年粮食产能860万吨,且有245处集中在入选《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能力规划》的33个粮食生产重点县。

近年来,受运行时间长、资金投入少、管理维护难等因素影响,全省中型灌区的控制灌溉面积逐年萎缩,供水保障能力逐步退化,已成为制约三农发展、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明显短板。主要问题体现在:

资金投入严重短缺。我省从2000年开始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截至2016年,已经实施了60处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完成投资9.88亿元,已完成投资占“十三五”重点中型灌区估算总投资的11.1%(纳入到“十三五”期间改造的重点中型灌区114处,估算总投资88.57亿元),投入强度明显不足。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从目前投资状况分析,这一任务很难如期完成。

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型灌区渠道及渠系配套建筑物6万余处,完好率不到50%,泵站等老化毁损率高达70%左右,塘堰蓄水能力下降了40%左右,整体灌排效率衰减50%以上,“输水动脉”梗阻的现象十分普遍。

功能效益急剧退化。从全省情况看,由于水利工程不配套,设施老损失修,“跑、冒、渗、漏”现象严重而普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灌溉效益直线下滑,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无形中增加了农业的灌溉成本。

日常运行步履维艰。一是防洪保安压力大。我省中型灌区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长期运行已是千疮百孔,不仅灌溉功能难以保证,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山丘地区,灌区骨干渠道大多盘山修建,一旦遇暴雨山洪或上游开闸放水,极易形成翻渠、溃口险情,对下游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二是水事纠纷调解难。由于渠道不通,每到灌溉高峰期,争水、抢水等水事纠纷普遍存在,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三是应急维护负担重。全省每年用于中型灌区维修养护资金全部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自筹解决,极大加重了基层的负担;四是生态环境污染多。

建议:统筹整合积极探索。一是要切实主导农田水利资金统筹整合。目前,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渠道分散,时常出现上游整好了下游不通水、下游整好了上游没水来的尴尬。需建立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指导,将农发、国土、农业、发改、水利等部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实施,以单个灌区或灌溉体系为单元,从水源到田间集中系统整治,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重点搞开发,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二是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灌区建设管理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受益群众参与,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加大投入刻不容缓。近年来,国家在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中安排的资金约为每年1亿元左右,与规划投资目标相距甚远,造成国家投资只能对险工险段和“卡脖子”工程进行适当整治,灌区综合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此,建议针对中型灌区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求,将其建设方向着力在解决整个灌溉体系的排灌问题上,一次性规划、一次性立项、一次性设计、一次性投资、分年实施、逐年销号,实现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以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因地制宜推行专业化管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社会化管理以及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管理等多种管护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运营管理水利工程。要尽快落实中型灌区管护资金,将其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采取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政府采购、“以钱养事”等模式,实现灌区工程“建得成、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的目标。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