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当好库区守护人代言人
2017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彭小萍 周玉娟 图/本刊资料

    【人物名片】  辛喜玉,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茅腊坪村三组农民。

  利落的齐耳短发,见人一脸笑容,辛喜玉代表天生自带亲切感。“在我们那,有些村民走几里山路找我,一问,她们手一摆,‘老姐,没啥事,就是想和你聊一聊,心里舒坦’。”32日,在武汉赴北京飞驰的列车上,辛喜玉和我们一聊,就是3个多小时。

饱含深情,她讲述着身为全国人大代表14年的付出、成长与收获。

话成长:从发言“真的很紧张”,到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2003年,50岁的辛喜玉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那时的她,只有小学学历,在农村办粮食加工厂、养鸡养猪、承包荒山,带领村民致富。“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看《政府工作报告》,三分之一的字我不认识。总理在台上念,我不停用同音字做标注。会议结束后,我那份报告上,密密麻麻全是标记。”提及首次当代表的经历,辛喜玉无限感慨:“会上,我得替百姓说话啊,但面对这么多‘大领导’,真的很紧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准备说,别人一抢,又缩回去了,急得一身汗。”“结果出人意料,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提出的建议,得到了高度关注。”会后,辛喜玉在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帮助下,完成了《尽快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议》的撰稿,为丹江口市多争取国家扶贫资金1500万元。

第一次体会到当代表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后,辛喜玉开启学习模式,看《新闻联播》《湖北日报》,读书写字,关心国内外大事,开展大量调研、走访。履职5年间,她累计提交建议100多件,70%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她还受邀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就食品安全源头保护问题发言。

谈责任:当好库区“守井人”、致富领头人

2012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为了表达丹江口人民的心意,她鼓起勇气,给到湖北代表团参加审议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送上一瓶来自丹江口的清水。“李总理接过水,跟我说‘谢谢,谢谢水源地的群众,轻轻的一瓶水,礼轻情义重’。我的眼泪马上就出来了。”辛喜玉说,为北京送一库清水,两代丹江口人3次迁徙,总理的一句感谢,让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

辛喜玉所在的茅腊坪村,距丹江口水源地只有一公里。“我每天吃完晚饭,都会散步到水库旁,看看水质情况才心安。”辛喜玉说,近年来,她积极为丹江口的生态补偿、库区发展、移民搬迁问题发声,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辛喜玉还身体力行带动库区百姓致富。目前,她的家庭农场已吸纳60多位留守老人就业。同时,她大力推广核桃树种植经验,鼓励村民向山林要收入。

“方圆十里,谁家有困难都会找我帮下忙,有什么话都愿意和我说说。对这份信任我一直很感激。”辛喜玉说,她会继续开发荒山,栽植果树,推广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带领更多库区人致富。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