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李代表的“兴路之旅”
2015年第12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常兴运 樊启元

    “组织人大代表访群众、听意见、跑计划、求援助、筹资金,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彻底改变了京山县永隆镇的交通闭塞状况”,李代表的“兴路之旅”,一步一个脚印,展现出跋涉者的艰辛和实干精神。

  三年前,李俊当选京山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并调任永隆镇就任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上任就遇到“路囧”。他说:“当时从107省道到镇政府所在集镇之间的八公里路段,坑坑洼洼,颠簸不停,令人难忘。主干线如此,村组公路可想而知”。永隆镇虽说是京山县西南重镇和唯一的平原乡镇,但30个村、192个村民小组到处都是崎岖路、泥泞路、断头路。在走访选民的过程中,当地群众形象地讲:这些路有两个名字,晴天时叫“光灰路”,雨天时叫“水泥路”,外地客商望而却步,交通瓶颈严重制约永隆镇经济社会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在镇人大会议上,修路成为大家的共识。李俊将镇人代会“加大修路力度,改变交通环境”的建议案,作为镇党委镇政府的首要任务督办落实。李俊既是人大建议案的提出人,也是落实完成任务的实施者和督办者,修路“十二字诀”展现了他的风风火火、实干兴路的精神。

  “议和督”。首先安排人大代表就修路筑桥进行广泛调查走访,征求民意,在人代会上提出建议案。在修路筑桥的具体工作中,将人大代表分成三个小组,即协调组、督导组、质监组。协调组配合公路建设开展各方协调工作,取得群众的支持配合;督导组负责督办实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全程掌控;质监组实行全程质量跟踪,严把质量关,并定期召开通气会。

  “争和跑”。去年年底,为争取永隆镇杨丰至天门拖市段列入省二级公路扩建工程,李俊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杨丰至拖市公路被纳入S247省道规划,工程全长12.65km,总投资3825万元,永隆镇终于有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主动脉。

  “拱和挤”。修路筑桥需要大量资金,以一镇之力实在勉为其难,要靠“拱”和“挤”来弥补不足。一杯清茶话修路,先请镇老领导、在外永隆籍成功人士、曾在永隆镇工作的干部、老同事、老同学等40多人回乡考察,听取永隆交通建设、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再请他们筹措资金,支持修路。一方面向外争取支持资金,另一方面对内节约挤资金。镇政府大院内地面破损不堪需要翻修,预算需8万多元,当即被李俊否决,挤出的资金全部投放到修路上。

  “奖和惩”。为了调动全镇上下修路筑桥、改善村组交通状况的积极性,将通村通组公路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村级组织千分量化考核中,实现奖惩兑现。

  经过3年的艰辛努力,永隆镇的交通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拥有2条省级公路过境,1条市、县级循环公路,村组公路实现了水泥硬化,里程达110公里,3年来累计投入修路筑桥资金5000多万元。

  永隆镇和天门市仅一河之隔,成为制约两地商贸往来、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李俊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反复调研,形成修建永隆河跨河大桥的相关建议案,并多方筹资400万元,建成了全长110米、横跨永隆河两岸的大桥,彻底改变了“一河两岸”往来隔绝的城镇布局,外地客商在永隆大桥两侧投资3500万元修建欧式风情街,引来大批商户入驻经商,便利的交通引来天门、钟祥、荆门等地居民前来旅游、购物、消费,再现永隆镇昔日“小汉口”的繁荣。

交通环境好了,外地客商纷至沓来。近两年来,先后有多家亿元企业和十多个年产值5000万元的企业来永隆落户投资兴业,永隆镇成为京山县重点商贸镇和民营企业大镇。各地客商和经纪人也慕名前来,将永隆的绿色蔬菜及各种农副产品打包装车销往四面八方,永隆已成为荆门市蔬菜大镇和武汉城市圈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了绿色崛起。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