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关于加强陆水流域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建议
2015年第8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杭莺

建议人:杭莺(省人大代表,崇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案由:陆水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通城县境内的黄龙山,向北流经通城、崇阳、赤壁、嘉鱼四县(市),在武汉中游的陆溪口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97公里,平均坡降0.76‰,流域面积3847平方公里。陆水兼有发电、灌溉、防洪、养殖、航运、旅游和城市供水等综合任务,2002年被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四县(市)按照《保护陆水河协议》,认真履行协议职责,积极开展陆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水质状况一直稳定保持在III类水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崇阳洪下监测断面数据中COD、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指标浓度时高时低,极不稳定,如不加强治理与保护,水质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堤防防洪标准低导致洪涝灾害频繁。陆水流域境内河港均属山溪性,有易涨易落特征,洪水多由3日内暴雨形成,集流时间短。陆水流域两岸人民曾为筑堤防洪做过不懈努力,建国后,对防汛重点地段、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但由于堤防标准低或基本不设防,特别是自陆水水库建成后,受水库回水顶托的影响,导致陆水崇阳段水位抬高,河堤长时间处于高水位浸泡,多处河堤出现坍塌、裂缝、渗漏等险情,导致防洪标准逐年降低,每到汛期,陆水上游通城县来洪与崇阳县河港山洪遭遇,易酿成大面积水灾。

 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严重。由于陆水水库上游属强风化花岗岩地区,植被覆盖较差,山洪暴发时,挟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洪水入平畈区后,因流速减缓,泥沙下沉使河床逐渐淤高。陆水崇阳站实测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6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97.6万吨,年最大输沙量204万吨,造成河床淤积严重,淤积部位重点是库区中、上段的腊树铺至易家埠地段,距坝址26.136.3公里。此段因处于变动迥水区进入常年壅水区的连接地带,流速逐渐减少,挟沙能力降低,致使大部分泥沙淤积其间,平均淤深超过2米,尤以距坝址26.133.0公里的腊树铺至洪上地段为甚,其中新庄断面(距坝址30.1公里)淤积厚度6.33米。往后淤积逐渐减少,淤积厚度一般在1米以下。河道泥沙淤积造成河床抬高,导致部分地段形成了地上河,造成陆水崇阳段下游沿河两岸大量农田排水困难,形成了烂泥田、冷水田,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了严重影响。 

 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水质逐年变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增多,河道污染问题日渐显现,生活、工业、农业源污染没有得到彻底治理是造成污染物浓度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2013年环保统计数据表明,通城年排放COD6696吨、氨氮563吨,崇阳年排放COD4648吨、氨氮592吨,赤壁年排放COD10566吨、氨氮1155吨,嘉鱼年排放COD7796吨、氨氮723吨。目前4县(市)城区均已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沿陆水流域的乡镇及工业园区(除崇阳青山镇外)还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大量的乡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生产废水排入陆水流域;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简陋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已成为周边水体的重要污染源,其COD、氨氮排放量约占各县(市)总排放量的40%;另外,沿陆水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肆意排放也成为了污染陆水流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议:切实提高陆水河防洪能力。建议以实施小流域治理、坡耕地、崩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为依托,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堤防工程建设、河道清淤工程建设、陆水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防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生态保障。据初步测算,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总投资1.7亿元,堤防工程建设总投资1.2亿元,恳请以上工程项目资金由中央、省预算内投资解决。

 合理下调陆水水库水位。陆水水库原设计规定正常高水位55米、汛期限制水位53米。根据当前防汛形势和陆水崇阳段堤防标准低的实际情况,建议对陆水水库安全水位进行重新调整,将陆水崇阳段水位控制在50米以内,从而缓解陆水崇阳段堤防压力,解除洪涝灾害。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从通城至赤壁铺设污水管网197公里,主要收集沿陆水流域乡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生产废水,在赤壁下游集中建设一个日处理3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项目投资4.97亿元,其中,管网投资约1.97亿元,污水处理厂投资约3.0亿元。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议由市政府协调上中下游县(市)水生态保护者、受益者之间的相关经济利益补偿机制,促使人们由“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理念的转变。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